网络经济模型与自私调度协调机制研究
1. 网络经济模型
1.1 网络的经济特性与模型提出
互联网是一个规模庞大且全球可访问的非结构化超文本集合。其独特之处在于,它由众多自私的经济主体创建、支持、使用和运营,这些主体包括网页作者、终端用户和搜索引擎,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竞争与利益关联。网页作者希望自己的页面被访问以获取直接或间接利益;终端用户在网络中寻找与自身信息需求最相关、最有帮助的网站;搜索引擎则通过帮助用户找到最相关的网页来提升声誉和利润。
此前虽有将经济学概念应用于网络搜索、电子市场研究和文档排名理解的相关工作,但均未构建出网络的经济模型。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网络经济模型,旨在实现简单性、经济性建模和预测能力。该模型将网络视为一个舞台,三种类型的主体——文档作者、用户和搜索引擎在此相互作用。
1.2 模型构建
1.2.1 主体与效用矩阵
模型包含 m 个用户(用 i 索引)、n 个文档(用 d 索引)和一个搜索引擎。我们假设存在一个用户 i 与文档 d 相关的效用 U(i,d),它代表用户 i 在获得文档 d 时的满意度。效用矩阵 U 是一个 m x n 的矩阵,其定量特征对模型至关重要。用户仅知道他们目前所看到文档的效用值,而搜索引擎最初对 U 一无所知,只能通过观察用户的认可来获取相关知识。
1.2.2 模型运行流程
搜索引擎最初随机向用户推荐文档。每个用户会评估所看到的文档,并认可那些效用最高的文档。为模拟用户的有限注意力,我们假设用户认可的文档数量存在上限。用户的认可机制可以是点击文档或指向文档的超链接,在模型中,我们将认可表示为从用户到相应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