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跨境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存托凭证场景解析
区块链技术与存托凭证业务概述
区块链技术相较于传统账本技术,具有难以伪造、防篡改、高效、可追溯和易于审计等特性。它借助交易签名、共识算法和跨链技术确保分布式账本的一致性,能实时自动完成账本、证书和资产之间的对账。这种技术可整合相互分离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FMIs),大幅降低技术系统的互操作成本,带来更简单、高效和平坦的业务流程。
存托凭证(DRs)业务流程复杂且漫长,涉及国内外众多实体,如发行人、经纪交易商、存托机构、托管人、投资者和证券存管机构等。而且,由于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存在,跨境金融基础设施相互独立,这导致存托凭证业务成本高、效率低,还存在效率与安全之间的冲突。基于哈希时间锁合约(HTLC)作为底层技术路线,有人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新型存托凭证解决方案,展现了区块链技术在跨境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中的应用潜力。存托凭证业务涵盖基础证券和衍生证券的发行与赎回,还包括本外币兑换、国内外资产转换以及通过货银对付(DvP)、款券对付(PvP)和券券对付(DvD)进行的价值交换。该方案为涉及基础资产形式变化的各类跨境交易和金融交易(如基金、证券化和衍生品交易)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现有存托凭证方案涉及的实体
| 实体 | 主要职责 |
|---|---|
| 发行人 | 满足国内外上市监管要求和发行条件后,委托存托机构在境内外证券市场发行存托凭证。负责确定发行计划,包括财务目标、融资金额、存托凭证类型和基础股票与存托凭证的转换比例等;指定必要的中介机构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