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出行:路面坑洼检测与物体识别算法的创新应用
1. 路面坑洼检测系统
1.1 模型训练
为了训练POCONet模型,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步骤,主要流程如下:
- 数据集收集 :通过网络爬虫收集坑洼图像,为减少误检测并提高鲁棒性,优先选择不同条件下的坑洼图像。数据集包含342张图像,其中有817个坑洼。
- 数据集标注 :使用图形图像标注开源库labelImg对图像进行标注,用边界框表示坑洼的大小和位置,并确定坑洼的坐标,自动存储坐标并创建XML文件,用于为模型训练提供坐标信息。
- 数据预处理 :对收集的图像进行预处理,统一尺寸为宽1280像素、高720像素,该比例是根据相机横向模式和画面内的捕获质量数据估算得出。使用对比度受限的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CLAHE)方法增强图像并调整对比度,避免普通直方图均衡化技术在均匀区域放大噪声的问题。
- 模型训练 :采用YOLOv2(You Only Look Once)架构训练目标检测模型。这是一个多层卷积神经网络,可用于通用目标检测,能实时高精度地检测物体并提供边界框。基于darknet架构的该模型可检测9000多种不同的目标类别,每秒约处理40帧图像。使用在imagenet数据集上预训练的YOLOv2权重,并使用这342张图像进行微调,训练测试比例为80 - 20,学习率设为0.0001,每张图像最多10个边界框。使用平均精度均值(mAP)作为性能指标,测试得分是67。
| 步骤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