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会议中小组讨论的运用与价值
1. 会议体验的双层次模式
在大型会议中,传统的以讲台为中心的会议模式较为常见,这种模式假定只有一个沟通层次,即全体大组层面,所有人同时听到相同内容并以相同方式处理信息。然而,一种更具优势的会议模式——良性会议,采用了双层次的参与体验。
在良性会议中,参与者同时属于两个不同的群体:全体大会(为会议聚集在一起的整个大组)和小组(由三到十名参与者围坐在全体大会中的一张桌子旁组成)。在议程的某些时段,参与者专注于全体大会层面;而在其他时段,他们的注意力和活动则集中在小组层面。
实现大型会议中的共同理解,关键在于利用小组内的对话,并将这些对话的精髓与整个大组分享。这就要求我们理解每个成员在两个层面上的参与方式,以及这两个层面如何相互作用,这对于设计良性会议的详细方案至关重要。
1.1 高参与度小团队会议的要素
为了拓展在大型会议中可实现目标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借鉴高参与度小团队会议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高效的小组对话包含三个基本要素:构思、交流和共同理解。
- 构思 :指个人产生见解或想出创意的创造性活动。它可以自发产生,也可能因小组中他人的刺激而出现,还可能是早已存在但等待合适时机交流的想法。
- 交流 :是展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反应,并倾听他人表达的活动。这是团队讨论中的互动过程,能促进更多的构思产生。
- 共同理解 :无论小组讨论的最终成果是决策、方向细化、时间表、行动计划还是全新概念,所有团队成员都能了解彼此的想法,明确彼此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