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实现外参标定的思路

博客提及Python在开发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库操作,体现了Python借助各类库实现功能的特点,这也是Python在开发领域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import numpy 
import cv2
# 准备已知的3D点和它们在图像中的对应点
# 比如世界坐标点四个三维坐标为
world_points = np.array([
	[0, 0, 0],
	[1, 0, 0],
	[0, 1, 0],
	[1, 1, 0]
], dtype=np.float32)

image_points = np.array([
	[100, 100],
	[200, 100],
	[100, 200],
	[200, 200]
], dtype=float32)

K = np.array([
	[500, 0, 320],
	[0, 500, 240]
	[0, 0, 1]
], detype=np.float32)

"""
# 使用solvePnP函数进行外参标定
# retval:cv2.solvePnP 的返回值,用于指示求解是否成功。通常,如果求解成功,retval 将返回True或者一个非零值。
# rvec:旋转向量,它表示相机的旋转。该向量通过将3D旋转转换为4D单位四元数(quaternion)来表示。这个向量可以通过 Rodrigues 变换来获得旋转矩阵。旋转向量描述了相机在世界坐标系中的方向。
# tvec:平移向量,它表示相机的平移,即相机位置相对于世界坐标系的平移量。这个向量表示相机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和方向。
# cv2.solvePnP 函数使用迭代优化算法来估计相机的旋转向量和平移向量,以使已知的3D点在图像上的投影误差最小化。这个过程涉及到将3D点从世界坐标系映射到相机坐标系,然后通过内参矩阵将它们映射到图像坐标系,然后与实际图像上的对应点进行比较,最终调整旋转向量和平移向量以减小误差。
"""
retval, rvec, tvec = cv2.solvePnP(world_points, image_points, K, None)
# 将旋转向量转换为旋转矩阵
rotation_matrix, _ = cv2.Rodrigues(rvec)
print("Rotation Matrix:\n", rotation_matrix)
print("Translation Vector:\n", tvec)
#相机内参矩阵,实际需要根据相机给出

‘’python经常在调库‘’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白云千载尽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