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量子计算与量子点细胞自动机(QCA)技术剖析
1. 可靠量子计算中的挑战与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计算在迈向大规模应用的道路上,面临着诸多独特挑战。量子隐形传态作为其中的关键技术,有着独特的原理和优势。
1.1 EPR 对与普通比特的差异
EPR 对的创建操作与创建两个相同比特有所不同。当测量 EPR 对中的一个比特为特定值时,另一个比特必然测量为相同值,而真正独立的相同量子比特并不具备这一特性。
1.2 量子隐形传态的过程
量子隐形传态的目标是传输量子态 ( |a⟩ ),其具体步骤如下:
1. 生成 EPR 对 :生成一对 EPR 对 ( |b⟩ ) 和 ( |c⟩ )。
2. 分离 EPR 对 :将 ( |b⟩ ) 留在源端,将 ( |c⟩ ) 传输到目标端。
3. 交互与测量 :使用 CNOT 门使 ( |a⟩ ) 与 ( |b⟩ ) 相互作用,然后在计算基下测量 ( |a⟩ ) 和 ( |b⟩ ),得到两个一位经典结果。
4. 结果传输与重建 :将经典结果发送到目标端,利用这些结果通过 X 和 Z 门在 ( |c⟩ ) 上重建正确的相位和振幅,使其呈现 ( |a⟩ ) 的原始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测量时,( |a⟩ ) 的原始状态会被破坏,这与“无克隆”定理相符,即量子态无法被复制。
1.3 量子隐形传态的优势
虽然量子隐形传态看似没有大幅节省工作量,因为需要在同一位置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