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T系统列车运行性能与安全指标解析
1. 列车运行的基本限制因素
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存在多个因素会对其性能产生影响。首先是黏着性,它会限制列车的加速性能,不过这对安全并非关键因素。同时,当车轮打滑时,转速计数据无法代表真实速度。列车的最小制动率为0.45 mphps 。
列车在从推进模式转换到制动模式,以及改变制动率时会存在延迟。从最大推进到滑行需要1.5秒,从滑行的推进模式重新配置到制动模式需要1秒,反向操作时时间相同。制动率会以 -1.5 英里每小时每秒每秒的加加速度上升。同样,改变制动率或从制动转换到推进也有延迟,制动率可在1.5 mphpsps的加加速度下改变,模式转换需要1秒,推进加速度可在2 mphpsps的加加速度下改变。
轨道坡度会改变实际加速度,在本案例中假设坡度上所有势能都转换为动能(反之亦然),这会影响电机或制动性能导致的加速度限制。
2. 最坏情况停车曲线
列车运行的一个基本安全要求是,列车的速度和加速度选择要确保列车不会撞上前方列车或进入关闭的闸门,即使在停车条件很差的情况下也必须满足这些要求。
已经确定了一个定义列车“最坏情况”停车距离的曲线,该曲线虽不代表可能发生的绝对极限,但代表了一个非常保守的界限,且于1980年6月3日获得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临时命令批准。列车停车性能受进入完全制动所需时间以及制动时车轮与轨道的黏着性限制。
最坏情况模型假设了速度 - 距离曲线,停车距离是D1到D7的总和,各段长度基于最坏情况假设:
- D1:考虑了控制系统对列车位置的不确定性,如6倍标准差。
- D2:在未收到新命令(最大超时2秒)的情况下,列车在超时前可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1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