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新算法:随机森林与形式化事件分析
随机森林算法详解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是一种强大的机器学习算法,它结合了多个树结构分类器。在Breiman的RF模型中,每棵树基于训练样本集和随机变量构建,随机变量之间相互独立且同分布。对于输入向量x,每棵树会对最受欢迎的类别投一票,最终结果通过多数投票决定。决策函数如下:
[
H(x) = \arg\max_{Y} \sum_{i = 1}^{k} I(h_i(x) = Y)
]
其中,$H(x)$ 是分类模型的组合,$h_i$ 是单个决策树模型,$Y$ 是输出变量,$I(\cdot)$ 是指示函数。
随机森林的特性
- 边界函数 :用于衡量在输入 $X$ 和输出 $Y$ 时,正确类别投票数超过错误类别投票数的程度。定义为:
[
mg(X, Y) = \text{av}(I(h_k(X) = Y)) - \max_{j \neq Y} \text{av}(I(h_k(X) = j))
]
边界值越大,分类预测的准确性越高,分类的置信度也越高。 - 泛化误差 :定义为 $PE^ = P(mg(X, Y) < 0)$。当决策树数量足够大时,$h_k(X)$ 服从大数定律。Leo Breiman证明了两个结论:一是RF不会过拟合,泛化误差会收敛到一个极限值;二是泛化误差存在上界,且 $PE^ \leq \frac{(1 - s)^2}{s^2}$,其中 $s$ 是分类器集合的强度,$\rho$ 是相关性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63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