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预抓取物体运输队形寻找与在线轨迹缩放算法
1 非预抓取物体运输队形寻找
1.1 候选队形可用性检查
在非预抓取物体运输场景中,为了判断候选队形是否有用,需要进行一系列计算。首先通过特定方式获得期望加速度 $\ddot{z} d$,然后通过求解二次规划问题来确定施加的力和拉格朗日乘子。该二次规划问题如下:
- 目标函数:$\min {f_a, \lambda} f_a^T f_a$
- 约束条件:
- $f_a + G^T \lambda = M \ddot{z} d$(此约束源于特定公式)
- $f {a1} = f_{a2} = f_{a3} = 0$(表示只有机器人直接驱动,而非物体)
- $G_r f_a = 0$(确保机器人通过电机只能沿自由运动方向施加力)
- $\lambda_c \geq 0$(确保机器人只施加推力)
如果这个优化问题有可行解,那么该候选队形对于操纵物体是有用的。
1.2 有用队形的搜索
上述过程只是检查候选队形的可用性,而要获得有用的队形,采用了增广拉格朗日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搜索。在求解的优化问题中,使用上述检查过程作为约束条件,以确保所考虑的队形在动力学和运动学上对操纵物体是有用的。此外,还有其他约束条件:
- 所选机器人位置之间有足够距离,以防止碰撞。
- 与非完整约束对应的反作用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机器人侧向滑动。
- 所需施加的力不超过机器人电机的能力。
成本函数倾向于需要较小施加力来实现期望运动的队形,同时也倾向于在运输方向改变时不太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