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1. 数字时代激活隐藏的性能潜力
1.1 商业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产品商业模式以产品为核心,周边围绕着各种服务,这些服务由供应商或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如今,这种模式正逐渐向参与式甚至全服务概念转变。在新的模式下,供应商需将业务拓展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例如保证每件产品的系统成本,或者客户只需为机器的使用付费,而非购买机器本身。
这种转变带来了产品用户和供应商之间业务关系的巨大变化。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将生产风险转移给供应商,供应商负责机器的运行,并根据产出获得报酬。
1.2 供应商的优势
在许多行业中,供应商比OEM对机器操作有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凭借长期的经验和深厚的结构知识,能够在性能和质量的边缘范围内驱动和操作机器,从而提高机器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实现更高的生产率。
此外,评估客户在整个业务关系中的价值(客户生命周期价值)也是推动这种新业务关系的一个因素。现代商业模式将创造广泛而持久的商业伙伴关系,通过在生产系统的规划阶段就整合合作伙伴,供应商可以根据所需的服务程度制定定价模型。
1.3 供应商的角色转变
供应商可能会成为系统运营商,承担全面的系统性能管理(全服务提供商),并接管所有生产运营的控制和责任。这种整合使得更换合作伙伴变得困难且成本高昂,因为系统、任务、物流链和系统管理都是为了实现所有合作伙伴的最大利润而设计的。
同时,这种合作关系为双方带来了双赢的局面。OEM可以将生产风险降至最低,而供应商则能够扩展其价值链,实现额外的潜力。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6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