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启发式算法:从理论到应用
1. 自然启发式算法的兴起背景
在人工智能领域,自然启发式技术广泛用于解决各类问题。计算智能(CI)是人工智能中运用自然启发式技术最多的领域之一,很多研究者认为它等同于软计算。这两个领域的主要目标是为NP完全问题开发近似解决方案,因为对于这类问题,不存在能在多项式时间内找到精确解的方法。
以旅行商问题(TSP)为例,旅行者要找到访问n个城市的最短路径。假设要访问澳大利亚的20个最大城市,其搜索空间大小为n!,即2.432902e + 18种可能的路线。如果计算每条路线长度需要1秒,搜索整个空间将耗时770亿年,约为宇宙大爆炸时间的20倍。即使使用2.0 GHz CPU的计算机,检查所有可能路线也需要近38年,增加一个城市则时间会延长到近810年。
NP难问题的主要挑战在于解决它们所需的资源(通常是时间和内存)呈指数级增长,n!的增长甚至比指数级还快。精确方法在多项式时间问题上有效,但在处理指数级增长的问题时性能会大幅下降。而且,很多实际问题具有连续变量,其搜索空间是无限的,这进一步增加了问题的难度,使精确方法难以应对。
为解决这类具有离散和/或连续变量的指数级增长问题,尤其是变量数量较多时,不存在能在多项式时间内找到最优解的精确方法。在CI或软计算领域,计算工具、方法和算法具有容错性、不确定性,使用近似值。虽然它们在寻找精确解方面不可靠,但能在合理时间内为NP难问题找到近似最优(有时是最优)解。例如,蚁群优化算法能在瞬间为20个城市的TSP问题找到非常短的路径,多次运行还可能找到最优路径,在最坏情况下也比精确方法快得多。而完全随机搜索方法缺乏系统性,在最坏情况下等同于穷举搜索。
软计算技术处于精确搜索和随机搜索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0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