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智能体系统规范与验证:火星机器人案例研究
在多智能体系统(MAS)的研究中,如何准确地对智能体的行为进行规范和验证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将围绕目标分解树(GDT)展开,详细介绍其相关概念、证明过程,并通过火星机器人(RoM)案例研究来展示其应用。
1. GDT 基础概念
- GDT 定义 :GDT 是由上述指定的节点构建而成的树。与之相关的要素包括:
- 变量集合 :由环境变量集合 (V_e) 和智能体的内部变量集合 (V_i) 组成,所有公式基于此集合构建。对于每个智能体,假设 (V_i \cap V_e = \varnothing),并定义 (V = V_i \cup V_e)。内部变量不能被其他智能体修改,而环境变量可被智能体、其他智能体或环境本身修改。
- 触发上下文(TC) :指定智能体何时必须执行其 GDT,这取决于智能体的具体情况,可能是首次满足条件时,也可能是每次条件为真时。
- 前置条件(PrecGDT) :在执行开始前必须满足的条件。当智能体创建时,给定的初始化子句可实现该条件;对于多次执行的 GDT,每次执行后(即下次执行前)该前置条件必须再次为真。
- 不变式(I) :描述问题的约束条件,在整个执行过程中必须保持不变,可表示为 (I = I_S \land I_A),其中 (I_S) 是系统(关于 (V_e))的不变式,(I_A) 是智能体(关于 (V))的不变式。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