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法则与为法则而在的地方:对时间和空间救赎的思考
在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上,存在着不同的哲学观点。有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启示方式,有人将其视为万物的显现模式,还有人把它们概念化为整体的悬置。有一种观点强调,哲学基督论能为我们提供“完整的时间理论”,基督论对时空的审视,揭示了其作为需要救赎的堕落范畴的本质。
1. 永恒之地与法则的转变
在这种哲学观念中,永恒是一个时间和空间法则被转变的地方。它没有统治者和起源,在基督教传统里,这种无起源、无原则、无因果的状态被视为神圣。就像一些神学家所描述的,上帝是无政府状态的,而这与犹太教传统中的“舍金纳”(Shekhinah)——上帝的居所相关。在这个居所里,义人(爱人者)如同上帝一样摆脱了法则的束缚,但并非无法无天,他们能通过上帝在时空和物质世界中的道成肉身所赋予的救赎新法则来救赎世界。
| 概念 | 描述 |
|---|---|
| 永恒之地 | 时间和空间法则转变,无统治者和起源的神圣之地 |
| 舍金纳 | 上帝的居所,义人在此摆脱法则束缚但非无法无天 |
| 救赎新法则 | 上帝道成肉身赋予世界,用于救赎的法则 |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用以下流程图来表示这种关系:
graph LR
A[永恒之地] --> B[无统治者和起源]
B --> C[神圣]
C --> D[舍金纳]
D --> E[义人摆脱法则束缚]
E --> F[救赎新法则]
F --> G[救赎世界]
2. 纯真的力量
在历史背景下,一些著名哲学家对相关思想表现出浓厚兴趣。比如,有人认为革命是堕落世界的必然结果,法国大革命标志着新的局部最终审判的开始。有人批判资本主义,引入无产阶级概念,攻击工厂主对工人的阴谋,并主张政治应成为一种治愈的艺术。
从基督教政治人类学的角度出发,人类最初处于纯真状态,既无死亡也无压迫,不需要国家和警察。在天堂里,法律和生活是同一的,法律教导我们什么对自己有益,而非强制命令。然而,堕落使法律从教导转变为命令和威胁,我们在充满死亡和痛苦的世界中需要强制手段,这就是“心灵的去精神化”。
以下是纯真状态与堕落状态下法律和生活关系的对比:
| 状态 | 法律与生活关系 | 法律性质 |
| — | — | — |
| 纯真状态 | 法律和生活同一,法律教导有益之事 | 教导性 |
| 堕落状态 | 法律成为命令和威胁,需要强制手段 | 强制性 |
这种纯真的力量在圣经中有所体现,如爱敌人的力量。上帝作为律法的赐予者,他的爱不需要复仇,爱和生命是同义的。只有通过爱的法则,人们才能摆脱敌对和复仇的法则,成为无政府状态的存在,即摆脱法则束缚并遵循新的爱的法则。
graph LR
A[纯真状态] --> B[无死亡和压迫]
B --> C[法律教导]
C --> D[自由生活]
E[堕落状态] --> F[死亡和痛苦]
F --> G[法律强制]
G --> H[受约束生活]
I[爱敌人的力量] --> J[摆脱敌对和复仇法则]
J --> K[遵循爱的法则]
3. 存在即饮食
从生理和神学的角度来看,存在意味着饮食。因为生物的生存需要与自然建立代谢关系,而这种关系与爱相关,爱就是每个生物体维持自身生命的欲望。人作为有精神的生物,通过饮食和爱来存在。
同时,人类与地球和自然紧密相连,每个精神都有其自身的本质。星星等神圣精神虽然可能是超地球的,但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为地球创造了生物圈。人类社会也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相互吞噬的关系,我们通过消耗彼此的爱、友谊和工作来生存,就像圣餐中“吃我的身体”所表达的,每个生物都由其所吞噬的东西维持和赋予实质。
以下是存在与饮食关系的相关要点:
- 生物生存需要与自然建立代谢关系,这与爱相关。
- 人类与地球和自然紧密相连,星星为地球创造生物圈。
- 人类社会是相互吞噬的关系,生物由所吞噬的东西维持。
然而,堕落使生物的饮食发生了变化。亚当和夏娃食用善恶树的果实后,他们从天堂的生物变成了受死亡威胁、急需法律的存在。这种饮食的后果导致了后堕落生活在“是”与“应该是”之间的摇摆,生命陷入了生存斗争,我们不得不将现实作为经济资源来消耗。
graph LR
A[存在] --> B[饮食]
B --> C[代谢关系]
C --> D[爱]
E[人类] --> F[与地球和自然相连]
F --> G[星星创造生物圈]
H[人类社会] --> I[相互吞噬关系]
I --> J[由所吞噬的东西维持]
K[堕落] --> L[亚当和夏娃食用果实]
L --> M[受死亡威胁]
M --> N[急需法律]
N --> O[生存斗争]
4. 神圣的饥饿
如果存在即饮食,那么人类与统治地球生命的天体紧密相连。这表明无政府状态意味着他律而非自律,星星决定了昼夜的运动和我们对时空的体验。
传统的有神论哲学将上帝与世界过于分离,无法理解如何统一物质宇宙与观念世界、精神与自然等二元对立。它缺乏一种整合理论,无法解释意识和物质的难题,也无法将天堂与地球联系起来。而相关哲学将时间和空间理论与饮食和代谢联系起来,认为上帝的精神通过如人类由“尘土”构成等方式融入地球,道成肉身是一种代谢过程,人类成为上帝内部的一部分,从而变得神圣。
以下是有神论哲学与相关哲学的对比:
| 哲学类型 | 特点 | 问题 |
| — | — | — |
| 有神论哲学 | 分离上帝和世界,缺乏整合理论 | 无法统一二元对立,解释难题 |
| 相关哲学 | 将时空与饮食代谢联系,强调上帝精神融入 | 提供整合思路,解释道成肉身等现象 |
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拥有巨大的力量,影响着地球的命运和时空的特征。“虚假时间”的出现源于人类无尽的项目和工作,使我们无法体验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同时性。但人类可以通过渴望天堂的食物,以天堂的方式消费现实,从而回到神圣的纯真居所,重新让天堂之地绽放。这种神圣的饥饿不仅是主观感受,更是一种生理需求,它促使我们构建一个新的伊甸园,在那里我们以天堂的方式消费和分享创造。
graph LR
A[人类] --> B[与天体相连]
B --> C[无政府状态意味着他律]
D[有神论哲学] --> E[分离上帝和世界]
E --> F[缺乏整合理论]
F --> G[无法统一二元对立]
H[相关哲学] --> I[时空与饮食代谢联系]
I --> J[上帝精神融入]
J --> K[解释道成肉身等现象]
L[人类力量] --> M[影响地球命运和时空特征]
M --> N[虚假时间出现]
N --> O[无法体验同时性]
P[神圣饥饿] --> Q[渴望天堂食物]
Q --> R[以天堂方式消费现实]
R --> S[回到纯真居所]
S --> T[构建新伊甸园]
摆脱法则与为法则而在的地方:对时间和空间救赎的思考
5. 性的时空与泛神论问题
传统的泛神论将自然与上帝等同,认为一切都是一体的,这种观点存在明显缺陷。它无法真正区分精神与自然、上帝与世界以及消费者与被消费者之间的差异,忽视了存在的多元性。而与之相对的观点主张一种泛神内在论,强调“一切都在上帝之中”,存在的统一是多种不同存在和本质的统一。
| 哲学类型 | 核心观点 | 主要问题 |
|---|---|---|
| 泛神论 | 自然与上帝等同,一切是一体 | 无法区分存在差异,忽视多元性 |
| 泛神内在论 | 一切在上帝之中,存在统一是多元统一 | 无 |
从这种哲学观点出发,我们可以用以下流程图来展示其关系:
graph LR
A[泛神论] --> B[自然与上帝等同]
B --> C[一切是一体]
C --> D[无法区分差异]
E[泛神内在论] --> F[一切在上帝之中]
F --> G[存在统一是多元统一]
在这种观念下,性的法则也需要改变。在堕落之前,人类本没有男女之分,“男人”和“女人”是上帝形象消失的产物。正如一些宗教观点所认为的,在复活中将不再有男女之分,回到上帝的原始形象。超越性意味着超越堕落的时空,进入一个没有过去、现在和未来分离的世界。
graph LR
A[堕落前] --> B[无男女之分]
B --> C[上帝原始形象]
D[堕落] --> E[出现男女之分]
E --> F[上帝形象消失]
G[复活] --> H[不再有男女之分]
H --> I[回到原始形象]
J[超越性] --> K[超越堕落时空]
6. 弥赛亚式还原与神圣居所
弥赛亚式还原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概念,它认为上帝必须被还原到人类肉体的时空组合中,人类肉体也必须被还原到上帝的无限生命中,这样自然才能成为弥赛亚式的。这种还原并非消除上帝与世界、空间与时间等的差异,而是在永恒的当下将这些极性统一起来,形成一种神圣的新陈代谢,使生物变成神。
以下是弥赛亚式还原的关键要点:
- 上帝还原到人类肉体时空,人类肉体还原到上帝无限生命。
- 统一极性,形成神圣新陈代谢。
- 生物变成神。
弥赛亚式还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神圣的新陈代谢,即上帝对世界的纳入和世界对上帝的纳入。通过这种还原,我们可以摆脱对世界表象的日常理解,走向其本体结构。就像圣餐仪式,它代表着弥赛亚式的还原,我们通过食用圣餐,将救赎的过去融入现在,开始消除精神与自然的分离,使我们能够理解世界与无因无始之物的联系。
graph LR
A[弥赛亚式还原] --> B[上帝还原到人类肉体]
B --> C[人类肉体还原到上帝生命]
C --> D[统一极性]
D --> E[神圣新陈代谢]
E --> F[生物变成神]
G[圣餐仪式] --> H[代表弥赛亚式还原]
H --> I[融入救赎过去]
I --> J[消除精神与自然分离]
J --> K[理解世界与无因无始之物联系]
弥赛亚式还原与犹太教传统中的“舍金纳”密切相关。“舍金纳”被描述为上帝居住的“光物质”,是一个像活植物一样无政府状态发展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我们获得光的身体,时间和空间不再是稀缺资源,而是变得丰富和永恒。“舍金纳”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绝对差异相对化,揭示了一切事物的同时性。
以下是“舍金纳”相关特点的表格:
| 概念 | 描述 |
| — | — |
| 舍金纳 | 上帝居住的光物质,像活植物发展的地方 |
| 光的身体 | 在舍金纳获得,使时间和空间丰富永恒 |
| 同时性 | 揭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同时性 |
在“舍金纳”中,我们摆脱了敌对、稀缺和复仇的法则,能够以一种使世界变得丰富的方式去爱世界。这种自由并非选择,而是一种使自由与服从的差异相对化的行动,它是宗教的承诺,也是对时空结构改变的一种希望。
graph LR
A[舍金纳] --> B[光物质]
B --> C[像活植物发展]
C --> D[获得光的身体]
D --> E[时间和空间丰富永恒]
E --> F[相对化时间差异]
F --> G[揭示同时性]
H[摆脱法则] --> I[以爱使世界丰富]
I --> J[自由行动]
J --> K[相对化自由与服从差异]
超级会员免费看
37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