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敏度分析与对偶理论详解
1. 引言
线性规划是一种用于解决多标准决策问题的运筹学技术,重点在于找到最大化或最小化的最优解。不过在实际应用中,将实时问题转化为小规模模型,再把模型的解推广到实际问题时,常出现不匹配的情况,导致最优解错误,需重新开始。
因此,一方面要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影响目标函数的所有变量来构建模型;另一方面,决策者不应追求完美的单一解,而应寻找“足够好”的解,以满足多个标准并实现长期目标。
为了找到接近实际问题的解,后最优分析变得至关重要。“假设分析”是一种建设性的后最优方法,它能考虑未来条件变化或增加约束时最优解的变化,为管理者提供多种替代方案。
另一种重要的后最优分析是“灵敏度分析”,它能从众多影响目标函数的参数中识别出敏感参数。敏感参数是那些改变其值会导致最优解改变的参数。识别这些参数很关键,因为决策者需更精准地估计它们。灵敏度分析有助于找出每个敏感参数的值的范围,从而选择使解更优的参数组合。
例如,在选址分析中,商店经理要从多个地点中选一个开设新店,决策取决于商店的销售表现。线性规划技术可构建模型以实现销售最大化,灵敏度分析能找出敏感参数及其取值范围,确保解的最优性和可行性。
后最优分析还能提供一系列越来越好的解,在这个过程中识别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参数的不足,帮助管理者改进,直到改进微小到无需投入宝贵资源。灵敏度分析可检验每个解的有效性。
此外,每个线性规划问题都有其对偶问题,对偶问题的最优解能揭示原问题解可行的参数值,这与灵敏度分析密切相关。可行解需满足所有约束条件,而最优解是在可行解中实现目标(如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的解,对偶理论通过对原问题进行灵敏度分析来提供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