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为助力开发者高效开展创龙科技研发评估板的 Linux-RT 应用开发,本文先对比分析系统实时性,再测试不同 CPU 状态下 Linux-RT 性能,同时提供两类典型开发案例,详解测试流程、编译方法及核心代码,帮助开发者掌握 Linux-RT 系统应用开发要点,保障评估板实时性应用稳定实现。
主要通过Cyclictest延迟检测工具,以及基于Linux-RT的应用程序评估Linux-RT系统的实时性,适用开发环境如下:
Windows开发环境:Windows 7 64bit、Windows 10 64bit
开发环境:VMware16.2.5、Ubuntu20.04.6 64bit
U-Boot:U-Boot-2017.09
Kernel:Linux-RT-5.10.160
LinuxSDK:LinuxSDK-[版本号](基于rk3588_linux_release_v1.2.1_20230720)
我司默认使用的是Linux内核,同时提供了Linux-RT内核位于产品资料“4-软件资料\Debian\Kernel\image\linux-5.10.160-[版本号]-[Git系列号]”目录下。请按照如下方法替换为Linux-RT内核。
将Linux-RT内核镜像boot-rt.img拷贝至评估板文件系统任意目录下。执行如下命令,替换内核镜像至系统启动卡,评估板重启生效。
备注:mmcblk1p3为系统启动卡对应的设备节点,如需固化至eMMC,请将设备节点修改为mmcblk0p3。
Target# dd if=boot-rt.img of=/dev/mmcblk1p3
Target# sync
Target# reboot

图 1

图 2 Linux-RT内核
我司提供的Linux-RT内核应用了开源的RT PREEMPT机制进行补丁。PREEMPT_RT补丁的关键是最小化不可抢占的内核代码量,同时最小化必须更改的代码量,以便提供这种附加的可抢占性。Linux-RT内核增加PREEMPT_RT补丁后,增加了系统响应的确定性和实时性,但是代价是CPU性能降低。
Linux-RT内核与普通Linux内核相比,几个主要的相同之处是:
- 具有相同的开发生态系统,包括相同工具链、文件系统和安装方法,以及相同的POSIX API等。
- 仍然存在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的划分。
- Linux应用程序在用户空间中运行。
Linux-RT内核与普通Linux内核在常规编程方式上的几个主要不同之处是:
- 调度策略。
- 优先级和内存控制。
- 基于Linux-RT内核的应用程序使用了调度策略后,系统将根据调度策略对其进行调优。
Linux系统实时性测试
本章节主要介绍使用Cyclictest延迟检测工具测试Linux系统实时性的方法。Cyclictest是rt-tests测试套件下的一个测试工具,也是rt-tests下使用最广泛的测试工具,一般主要用来测试内核的延迟,从而判断内核的实时性。
Cyclictest常用于实时系统的基准测试,是评估实时系统相对性能的最常用工具之一。Cyclictest反复测量并精确统计线程的实际唤醒时间,以提供有关系统的延迟信息。它可测量由硬件、固件和操作系统引起的实时系统的延迟。
为了测量延迟,Cyclictest运行一个非实时主线程(调度类SCHED_OTHER),该线程以定义的实时优先级(调度类SCHED_FIFO)启动定义数量的测量线程。测量线程周期性地被一个到期的计时器(循环报警)所定义的间隔唤醒,随后计算有效唤醒时间,并通过共享内存将其传递给主线程。主线程统计延迟值并打印最小、最大和平均延迟时间。
参考链接:https://wiki.linuxfoundation.org/realtime/documentation/howto/tools/cyclictest/start?s[]=cyclictest。
Linux、Linux-RT实时性对比
本次测试结合Iperf和Cyclictest工具,对比测试基于Linux-RT-5.10.160内核和Linux-5.10.160内核的系统实时性能。此处使用Iperf工具不断触发系统中断,提高中断处理负载,以便更好测试系统实时特性。
在Ubuntu执行如下命令查看IP地址,并以服务器模式启动Iperf测试。
Host# ifconfig
Host# iperf3 -s

图 3
分别使用Linux-RT-5.10.160内核和Linux-5.10.160内核启动评估板,执行如下命令以客户端模式启动Iperf,并连接至服务器端(Ubuntu系统)。"192.168.13.8"为Ubuntu的IP地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4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