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喜欢什么样的下单模型,只有通过实盘操作才有可能赚得货真价实的利润。模拟盘表现再好,真金白银也不会涌入你的钱包。在股票实盘交易中,对市场冲击的影响进行建模必不可少,但它又常常容易被人们忽视。
实盘操作里,股票订单通常无法立即成交,实际成交价取决于诸多因素。规模越大的订单往往成交时间越长,而波动率较大的市场也可能会使实际成交价与预期价格差之千里。
接下来我们通过实证分析来展示市场冲击对股票交易的影响。读完本文后,你就能:
1.从已有的市场冲击模型的研究和自身实际经验出发,思考影响交易成本的因素;
2.了解股票换手率、交易成本和投资杠杆率对策略表现的影响;
3.获悉机构投资者如何估算交易成本。
一、主要观点
以下原因会造成更高的市场冲击成本:
① 股票订单的相对规模较大
② 股票的日交易量较低
③ 股票的波动率较高
④ 完成下单的时间较短
⑤ 买卖报价差较大
⑥ 市场交易量低,流动性较差
二、什么是市场冲击成本
交易成本分为两类:
直接交易成本:易衡量,易测试,属于交易成本中比重较小且相对固定的部分
间接交易成本:机会成本和执行成本,后者分为市场冲击成本和市场时机成本
市场冲击成本反映了买卖价差和补偿买者(或卖者)与知情交易者交易风险作出的价格让步之和。市场时机成本其实也是一种机会成本。关于股票交易中的机会成本我们下次有机会再讨论,本文重点探讨市场冲击成本。
建立衡量市场冲击影响的模型前,我们首先要介绍一个概念:滑点。熟悉聚宽回测引擎的朋友应该对它并不陌生,set_slippage函数可以为你的回测/模拟设置滑点(详细用法参见聚宽API文档中的策略引擎介绍)。
滑点,一般指真实的成交价位与预设的成交价位出现偏移,这种偏移一般对交易者不利,导致交易执行成本增加。研究表明,交易中对滑点影响最大的四个因素为:
① 流动性
② 波动率
③ 订单规模
④ 买卖报价差
下面我们对这四个因素逐一分析。
三、流动性
股票流动性是指投资者以最小成本、最小价格影响和最快速度完成交易大宗股票的容易程度。当流动性严重不足时,往往会造成投资者的变现难度加大。对于一家缺乏流动性的上市公司而言,一旦出现大单折价抛售,则是股价的瞬间大跌,股价不足以抵御大单抛售压力。
一般来说,临近收盘时流动性最高,开盘时流动性其次,中午流动性最低。流动性也应该根据交易者的下单规模和同一行业类别的其他证券来相对评估。我们一般通过以下方式检测流动性:
① 日内成交量曲线
② 日内累积交易量曲线
③ 某段时间交易量占当天总交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