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随着无人机、AGV 机器人、新能源轻型车(如电动叉车)、工业设备等中高功率设备对 “无绳供电” 需求的激增,传统小功率无线充(≤150W)已无法满足其能耗需求。300W以上功率段的无线充方案,正成为连接 “无线便捷性” 与 “高功率补能” 的核心桥梁。本文将从应用场景出发,拆解该功率段无线充的技术难点、关键突破方向及方案设计要点,为工业、商用领域的无线充落地提供技术参考。
二,技术难点
当无线充功率提升至 300W 以上时,传统低功率方案的 “线圈设计、散热、电磁兼容” 等问题会被放大,成为方案落地的核心瓶颈。具体技术难点可归纳为三大类:
1. 效率瓶颈:如何避免高功率下的 “能耗浪费”?
无线充的能量传输效率公式为:效率 =(接收端输出功率 / 发射端输入功率)×100%。低功率方案(≤150W)效率可达 85%~90%,但功率提升至 300W 以上后,效率易因 “线圈损耗、开关损耗” 下降至 75% 以下 —— 这意味着 2200W 功率下,仅损耗的能量就高达 550W,不仅浪费电能,还会导致设备过热。
核心损耗来源包括:
- 线圈铜损:高功率下电流增大(如 2200W/48V 输出时,电流达 45.8A),线圈电阻产生的热量按 “P=I²R” 计算,会随电流平方增长;
- 开关管损耗:发射端、接收端的功率开关管(如 MOSFET)在高频开关过程中,会产生 “导通损耗” 和 “开关损耗”,功率越高,开关频率越高,损耗越明显;
- 磁芯损耗:线圈磁芯在高频磁场下会因 “磁滞效应” 产生热量,300W 以上方案通常需提升工作频率(如从 150kHz 升至 200kHz),进一步加剧磁芯损耗。
2. 安全风险:高功率下的 “电磁、温升、过流” 隐患
300W~2200W 功率段的无线充,涉及高电压(如输入 AC 220V/380V)、大电流(如输出 DC 48V/100A),安全风险远高于低功率方案:
- 电磁兼容(EMC)问题:高功率、高频率的磁场会产生强电磁辐射,若未做屏蔽设计,可能干扰周边设备(如工业传感器、医疗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违反国际 EMC 标准(如 EN 55032);
- 温升失控风险:若效率仅为 80%,1000W 功率下会产生 200W 的热量,若散热不及时,设备温度可能超过 100℃,导致塑料外壳变形、电子元件烧毁;
- 过流 / 过压保护难题:AGV 机器人、电动叉车等设备的电池电压(如 48V、72V)存在差异,若无线充方案的电压调节范围不足,易出现过流、过压问题,损坏电池或设备。
3. 对位容错:如何适应 “大设备” 的精准对接需求?
低功率方案(如手机无线充)的线圈尺寸小(直径约 50mm),对位偏差允许范围仅 ±5mm;而 300W~2200W 方案的设备(如 AGV 机器人、电动叉车)体积大,线圈尺寸通常超过 200mm,且设备停靠时易出现 “前后 / 左右偏差”(±20mm 以上)。若对位容错能力不足,会导致 “耦合系数下降”,进一步降低传输效率,甚至触发保护机制停止充电。
三、主流技术拓扑
针对攻略与应用场景的差异,具有三种高压无线电力传输拓扑
1,S-S
2,LCC-S
3,LCC-LCC

四,ST提供的设计参考
STEVAL-KITXCB是意法半导体(ST)推出的一款用于评估Ki无线厨房发射器的开发套件,支持高达2.2 kW的无线功率传输。以下是关于该套件的详细信息:
主要特点:
- 功率支持:支持高达2.2 kW的无线功率传输(在230 Vac条件下)。
- 拓扑结构:采用半桥逆变器拓扑。
- 通信方式:基于NFC的通信,实现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双向数据传输。
- 控制方式:
- 快速高分辨率功率控制(包括相位切割、占空比控制和频率控制)。
- 支持Type 0和Type 1控制。
- 安全保护机制:
- 过流保护
- 逐周期电流保护
- 硬开关检测
- 过功率保护
- 过温保护
套件组成:
- 功率逆变器板
- 辅助电源板
- NFC板
- 逆变器微控制器板
- 功率线圈和NFC线圈
- GUI显示板
应用场景:
Ki无线厨房标准旨在替代传统的有线厨房电器(如搅拌机、烤面包机、电饭煲、咖啡机等),并可能与电磁炉结合使用。该标准定义了高达2.2 kW的无线电力传输。
► 技术文档

本篇作者-友尚集团-Leo_Huang
23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