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深,色域,可视角度这些LCD显示参数跟画质、色彩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这里解释一下,希望能够对各位读者有些许帮助。
(1)色深的概念以及原理
什么是色深呢?色深(Color Depth),也称之为色位深度,是指在某一分辨率下,每一个像点可以有多少种色彩来描述,它的单位是“bit”(位)。典型的色深是8 bit、16 bit、24 bit和32 bit,深度数值越高,可以获得更多的色彩。我们应该知道,一般所说的三原色,是组成不同颜色颜料的混合分别为红、黄、蓝三色,而组成彩色光线的则为红R、绿G、蓝B三基色。我们定义三基色中,每一个颜色从纯色(如纯红)不断变暗到黑的过程中的变化级别成为色彩的灰阶。数字信息存贮中,我们用了2进制数来表示,表示颜色时的2进制数字的位数(bit)决定了颜色的灰阶级别。
2bit相当于4级灰阶,6bit相当于64级灰阶,8bit则相当于256级灰阶。每增加一个bit,灰阶级别就增加为原来的两倍。当三基色混合成彩色光线,增加1 bit就意味色彩数增加8倍。既然8bit就相当于256级灰阶,那么即是各个基色自身都有256种变化,相互组合时,能够组成的彩色光总数就是256的三次方,就能再现1670万种色彩。同理,10bit就相当于1024级灰阶,即1024种变化,相互组合时,能够组成的彩色光总数就是1024的三次方——1073741824,约为10.7亿色。每种颜色bit数越大,其相邻的两个采样点之间的差别就越小,这样我们得到的颜色也就可以越接近于我们所希望得到的颜色。所以当人眼看10亿种色彩时,色彩过渡会更加平滑细腻,色彩更加丰富艳丽,层次丰富,并且也能够更准确的还原物体真实的色彩。10bit比常规8bit色彩增加了64倍,色彩的艳丽与丰富达到惊人的程度,这也就是为什么最新的影片格式HDTV要求用10bit来记录颜色的原因。

对于FHD分辨率的低端LCD产品,为了节省成本,往往采用6bit色深传输方式,但是在显示时却可以显示8Bit色深效果,比如NT71269/NT71270。可以通过FRC算法实现6+2真彩色效果。
Q1:Color Depth参数越大越好吗?
是的,8Bit相当于256阶灰阶,显示色彩更细腻真实。
Q2:所有产品是不是都快可以用最大色深?
Color Depth越大,对应的数据量越大,要求的数据传输速率也越高,相应的成本上升。
Q3:现在主流的Color Depth有哪些?
对于LCD产品,现在主流的是6bit/8bit/10bit。大部分低端/终端LCD产品是8bit color depth应用,比较高端的会用到10bit。
Q4:通常所谓的真彩色和色深的关系?
通常说的真彩色指的就是RGB三色位深为8bit。
Q5:现在最高色深可以达到多少?我们所有产品可以升级为这个等级色深吗?
一些专业的设计相关的显示要求会做到12Bit色深,但是12Bit或者比较低的10Bit都会受限于信号源以及传输接口速率。
23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