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84)
- 资源 (3)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单级AC-DC DAB的仿真
众所周知,目前的很多OBC结构都是PFC+LLC或者PFC+DAB的结构。这种称为两级,交流电先经过PFC整流AD-DC,再通过LLC或者CLLC,DAB实现DC-DC,最后输出到电池包。两级意味着更多的功率损耗和更多的器件,也就增加了成本。因此不少厂家 在研究通过单级实现PFC+DAB功能,提升功率密度的同时还能节省成本。如下图是一个单极的DAB拓扑:相比于两级的结构,单极可以省掉PFC电感,整流部分只需要四个慢管。并且没有PFC的输出的电解电容。
2024-12-17 16:54:02
1030
2
原创 Matlab 神经网络拟合使用总结
最近在学习AI,尝试了Matlab自带的神经网络拟合功能,有一些心得简单总结下。如何训练数据并仿真验证训练得到的模型。Matlab的AI或者说尝试学习操作流程也和开源的免费模型差不多,都需要准备训练数据,验证数据,Simulink有个好处除了通过已经获得的数据进行验证外,还可以通过仿真在系统上进行验证。对于一些边沿AI的布署有很大帮助。
2024-09-12 17:34:39
1559
2
原创 单相非交错CCM图腾柱无桥PFC电流采样问题
之前总结了双向交错图腾柱的学习和实现过程,由于PWM开关频率够高,且采样的是总电流,电流开关谐波较小,采用的是固定位置采样的方案。后面出于对成本的考虑,器件选型等。PWM的开关频率没有之前高,交错的拓扑也改成了非交错的拓扑。在这过程中遇到一些关于电流采样的坑,这里记录总结下。双向交错CCM图腾柱无桥单相PFC学习仿真与实现(1)系统问题分解_单项三项兼容的pfc拓扑-优快云博客双向交错CCM图腾柱无桥单相PFC学习仿真与实现(4)一些优化总结_无桥pfc仿真-优快云博客 如下图所示,调整开关频率,优化
2024-07-19 16:02:57
879
原创 通过一个单相逆变器仿真深度学习PR控制器
通过一个单相逆变器,引入了PR控制器,从仿真的角度来讲不管是s域传递函数还是Z域传递函数仿真都没有问题,实际工程中程序是在单片机里执行,需要把PR控制器离散化,对于手写代码和基于模型的自动代码生成来讲可以考虑差分方程或者积分组合的形式,不考虑去饱和直接写离散传递函数也可以。
2024-07-04 15:22:44
2424
原创 Ozone V3.32a Jlink显示变量波形
查看变量波形在很多调试场合是比较方便且常用的,具体的使用根据调试经验适当选择即可。也是花了不少功夫才找到这些功能,这里记录总结下。
2024-04-23 16:05:43
1880
4
原创 Ozone V3.32a使用总结
臭氧 – 性能分析仪 (segger.com)如上是Ozone的官网, Ozone 可以与任何为其输出生成 Elf/Dwarf 调试信息的工具链一起使用。也就是说代码生成的ELF文件就可以使用Ozone作为调试工具。Ozone只有区区16M,而且不需要License,可以满足大多数调试场景,支持的芯片也是非常的多。不过调试器只能用Jlink,毕竟是专门为Jlink开发的调试工具。常用功能,如下图一些简单的调试功能都支持。程序下载,单步全速,变量更新窗口,汇编,芯片寄存器,断点等等,用法都类似。
2024-04-22 15:23:50
3968
原创 三相PFC电网电压不平衡的危害和解决办法
前段时间已经完成了三相PFC的建模并在实际硬件上运行的实验室测试。理想情况下三相的电网电压幅值大小一致,相位一致,但是实际中因为各种因素,三相电网电压经常会出现不平衡的情况。第一次做三相PFC并没有考虑太多。最近新增了三相电网不平衡如何优化系统性能。在仿真和验证过程中,适当的选择陷波滤波器的参数,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效果。由于三相不平衡,会引出100Hz的电压纹波,电压环之前有必要加一个陷波滤波器。以上仅是仿真及分析,供参考。
2024-04-16 11:45:37
1165
原创 STM32 Simulink 自动代码生成电机控制——无感六步方波仿真
先记录到这里吧,目前市面上方波控制的方案都是很低成本的芯片,或者高集成度的,但不管用软件还是用硬件检测过零,或者是系统环路控制都是相通的。通过仿真增强对其的理解在工程应用中才能更好对系统进行判断,问题出现在哪里,从哪些方面可以优化。方波无感想要做好也有一定的难度。
2024-03-17 18:26:12
1992
4
原创 STM32 Simulink 自动代码生成电机控制——霍尔有感六步方波仿真到开发板运行
回想以前在学校手写代码实现方波控制,花了不少时间。现在各大MCU厂家都有自己的有感或者无感方波控制的方案。这次尝试用Simulink来完成应用层算法的仿真再到代码生成开发板运行的完整流程。到此无刷电机霍尔方波的六步换向控制,仿真验证,再到实际硬件上运行的整个流程就完成了。
2024-03-17 17:01:43
1228
原创 ST MotorControl Workbench 6.2.1 使用总结
到这里,基于MotorControl Workbench 6.2.1 电机库的安装,下载运行,上位机调试的流程就结束了。很想吐槽下!!!
2024-03-12 22:39:33
5813
4
原创 Simulink 自动代码生成:手写代码替换生成代码Code Replacement Tool使用
用这种方式可以结合手写代码,也可以把硬件资源用起来而不需要芯片和Matlab进行深度的集成,只是硬件接口需要保证接口函数的准确,不然生成的代码可能运行不正确,这里只举了一个例子,没有进行Cordic的验证。
2023-11-21 18:22:24
1321
2
原创 Simulink 自动代码生成电机控制:模型预测控制(MPC)模块使用总结(2)
这里简单总结了MPC参数的调试效果,供参考!由于没有扰动模型,所以这里不需要添加扰动。完全就是把这玩意儿当成一个PI控制器来用。
2023-11-17 17:20:39
1512
原创 Simulink 自动代码生成电机控制:模型预测控制(MPC)模块使用总结(1)
前面尝试了基于电机DQ轴电流环的传递函数设计PI控制器的参数,最近尝试了下模型预测控制(MPC)对电流环进行控制,这里总结一下方便日后回顾。
2023-11-17 14:23:41
6577
9
原创 Simulink查表法实现NTC温度计算模型
在实际项目中需要对NTC对某些区域进行温度采样和做一些系统层面的保护等等,比如过温降载,过温保护,这时就需要对NTC或者其他的温度传感器进行采样,计算实时温度。而NTC的数据表提供的温度和阻值的对应关系点数太少,计算的温度误差比较大。这里记录下所使用的方法,方便日后回顾。
2023-10-31 17:18:09
1563
原创 双向交错CCM图腾柱无桥单相PFC学习仿真与实现(4)一些优化总结
经过各种手段的优化,最后额定负载下THD=2.5%. 出于成本的考虑,最后没有用均流控制,而是用的总电流,如果采用均流控制应该THD会更好。
2023-09-04 17:02:04
2524
原创 双向交错CCM图腾柱无桥单相PFC学习仿真与实现(3)硬件功能实现
从开始建模,到实际硬件运行,整套流程已经完成,后续还有很多的优化工作需要一步一步的去完成,有空再记录一下吧。
2023-08-25 11:55:28
2157
1
原创 Simulink自动代码生成到指定的文件夹
Simulink 自动代码生成System Composer的使用Architecture Model_卡洛斯伊的博客-优快云博客当然可以把Simulink生成代码的目录和模型直接放到软件工程里面,生成代码直接在Makefile里面把文件路径设置好,只是这样就会让整个Project看起来很臃肿,这里就总结一个自己的操作,清爽的提取出生成的代码仅供参考解决方法也许不止一种,因为目前没找到更好的方案只能采取这种方式,这里记录一下方便日后回顾。
2023-07-13 09:33:25
5390
5
原创 Simulink 自动代码生成System Composer的使用Architecture Model
Simulink代码生成:Autosar模型及代码生成_simulink autosar_卡洛斯伊的博客-优快云博客那为啥还有一个架构模型呢,在System Composer除了AUTOSAR架构模型外,还有一个不带AUTOSAR架构的模型如下图:模型架构化有啥好处?
2023-07-12 13:44:43
3755
原创 Simulink自动把所有的double数据转换成single数据
这种方法比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手动调整效率高太多了,只是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备份模块,不要改完后发现仿真不了了,在转换的过程中数据的输入输出会自动添加convert模块传递不出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功率回路和PWM都是double类型的。
2023-06-26 14:03:41
4384
原创 双向交错CCM图腾柱无桥单相PFC学习仿真与实现(2)SOGI_PLL学习仿真总结
根据个人的理解并构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验证, 并解释了SOGI_PLL参数的特性和如何设计对应的参数, 后面贴出仿真模型供参考.
2023-06-21 09:57:01
5468
1
原创 通过环路分析仪得到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方法(Matlab System Identification)
记录下从环路分析仪的数据得到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的方法,方便以后回顾。
2023-06-16 20:04:12
3214
原创 双向交错CCM图腾柱无桥单相PFC学习仿真与实现(1)系统问题分解
目前正在做双向交错CCM图腾柱无桥单相PFC的项目,硬件拓扑兼容三相和单相的PFC,三相PFC功能目前已经完成,准备把单相的PFC学习和开发过程记录一下,以及后面可能会踩到的坑,整个开发过程都是基于模型的开发,就是常说的MBD,应用算法层都是Simulink自动代码生成,在学习之前选择一份参考文档是很重要的,这里以Ti的这个文档做参考,把系统细分,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大体把一些功能实现了,后面再对细节部分进行总结。
2023-06-09 15:52:54
7270
2
原创 Simulink尝试双脉冲实验验证MOSFET二极管反向恢复的特性(附仿真模型)
仿真模拟了两种管子的模型,对于上面一组模型,可以仿真出功率器件的部分特性而并非像第二种模型一样是理想器件,本来想用第一种器件去构建完整的控制算法,更接近实际的仿真模型,但是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不设置步长,第一种模型的失真较高,如果设置步长要实现接近实际器件的特性,仿真步长需要非常小,想要跑完一个仿真除了电脑要很强,其次就是需要仿真很长的时间了,目前还没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2023-06-08 10:41:37
6668
10
原创 STM32 Simulink 自动代码生成电机控制——记录一次电机初始位置检测及NS极的判断实验
之前做了脉振高频注入的仿真到代码生成开发板运行的实验,电机可以通过高频注入计算出角度,但是在初始位置检测的时候,尝试了不少方法但是效果一般,很容易反转,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花太多时间和精力,最近又尝试了一种方法,效果还是比较明显在这里记录一下,所有算法层的代码都是自动生成的。
2023-05-23 21:29:53
2443
原创 Simulink 自动代码生成电机控制:软件在环测试(SIL)步骤总结
简单介绍了SIL软件在环测试的步骤,非常简单,更深层次的东西可以根据流程需要再去挖掘,先总结到这里。
2023-05-18 18:16:53
5234
10
原创 Simulink 自动代码生成电机控制:模型仿真速度的优化
尝试了以上方法对于仿真速度的优化,还有些方法这里没有写出来。1. 比如适当的调整仿真步长,但是调整步长需要在合理范围,如果步长太大可能会引起仿真失真,控制效率变差。2. 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仿真模型,如电机控制只考虑控制算法不需要看开关级的波形,可以不需要用到通用逆变器而选择平均值逆变器会更快3. 合理的减小仿真时长,有时候不需要仿真很长的时间,在可以达到调试目的的前提下减小仿真时长可以省不少时间大概就总结到这里,后面有新的发现再做补充。
2023-05-18 15:29:09
2258
1
原创 Simulink 自动代码生成电机控制——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获取
以上介绍了如何测量计算电机参数,从实际测试效果来说,不管用电桥测试还是时间常数,都会因为测量有一定的误差,不过误差较小,不要太离谱的话正常跑电机是没有问题的, 通过不同的方法可以互相验证参数的可靠性,参数越接近实际电机参数,运行效果越好。可以根据实验条件自行选择,总比猜来得靠谱。
2023-05-14 15:20:09
3654
5
原创 Simulink 自动代码生成电机控制:方波高频注入仿真到代码生成开发板演示
最近换了一个小电机,于是尝试了一下方波高频注入的仿真到代码生成的实验,正弦波注入的方式已经实现STM32 Simulink 自动代码生成电机控制——脉振高频注入_高频注入代码_卡洛斯伊的博客-优快云博客简单总结下方波高频注入的仿真和代码生成开发板演示实验。实验硬件系统如下:抛开性能不谈,方波高频注入的实验也算是实现了,从之前在同一个电机上实现了脉振高频注入和现在的方波高频注入,虽然都能运行,但直观感受振脉高频注入的效果较方波高频注入好,由于用的电机是一个小的表贴电机,不排除算法和电机的影响导致性能差异。
2023-05-07 17:30:23
3203
11
原创 Simulink 自动代码生成电机控制:开发板DAC接口辅助调试的方法
DAC是比较常用的数字转模拟单元,通过给定数字量,输出一个模拟信号,有比较广泛的用途,在这里只讨论DAC作为一个调式手段帮助打印出电机控制里面的一些变量,方便调试使用,针对电机电机控制开发板做一些总结开发板的串口支持较高的波特率,可以通过上传变量满足调试需求,同时也通过PWM模拟DAC的方式实现了DAC显示波形,方便调试使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2023-05-07 10:18:27
1411
1
原创 STM32 匿名助手提升电机控制调试效率(下位机代码和上位机操作演示)
VOFA和匿名助手各有优劣,这里没有进行详细对比,但对于工程应用来说,只要满足应用需要即可。
2023-05-06 17:53:01
2919
5
原创 Simulink 自动代码生成电机控制:弱磁控制从仿真到硬件开发板验证实验
从仿真和实际运行来看,实际弱磁的效果和仿真一样。在实际调试中会存弱磁区速度和非弱磁区速度稳定性不一样,这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需要综合整个系统考虑,有时候Id_ref给定后响应慢,需要对电流环的带宽进行优化。有时候速度在非弱磁区工作正常,但是在弱磁区会不稳定,也有可能是速度环参数带宽需要调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2023-05-03 13:13:22
2237
5
原创 Simulink 自动代码生成电机控制:高频注入和无传感观测器互相切换实验
记录一次在开发板上实现高频注入模式到滑模观测器模式互相切换的小实验,整个过程通过Simulink仿真建模生成代码实现。由于高频注入很大一部分电压用作注入谐波了,高频注入并不满足电机全速运行,中高转速如果还用高频注入的话会引入大量的谐波,对电机控制系统来讲并不理想,因此一般的策略就是低速高频注入,高速靠观测器。这里验证高频注入和滑模观测器之间的模式切换。通过仿真验证-->生成代码-->开发板硬件验证完成整个小实验。
2023-05-01 14:38:47
1500
8
原创 Matlab App Designer制作一个UART的GUI总结
最近尝试了一下用Matlab App Designer制作一个上位机通信软件,专门用于读取电机控制里面的相电流,角度等高实时性的数据,已经在VOFA+里面实现了。STM32 VOFA+串口调试助手提升电机控制调试效率(下位机代码和上位机操作演示)_stm32的串口使用什么软件调试_卡洛斯伊的博客-优快云博客但是想要尝试制作一个基于Matlab App Designer的,这里分享记录一下过程和遇到的坑。先上效果图,如下。
2023-04-28 13:54:27
2891
5
原创 Simulink 自动代码生成电机控制:硬件开发板系统介绍
就简单介绍到这里,小板子的设计虽然随心所欲,不过也能满足学习的需求了,也做了不少实验。对于作为一块小巧的学习板,也算是及格了。由于精力有限,还有很多想法只能后面一步一步的去验证实现了。
2023-04-20 22:28:49
2649
11
原创 Simulink 自动代码生成: 记录一次CLLC双向谐振变换器控制仿真到硬件实现过程
双向谐振变换器主要应用在车载OBC系统,实现电能的正向和反向,也就是充电和放电。其结构完全对称。如下图:只需要控制输入侧V1的大小就可以控制V2输出侧的大小,进而控制输出电压。使用CLLC拓扑的优点:实现ZVS和ZCS电路结构简单,双向对称可以实现Buck和Boost两种模式,且两种模式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互相切换,比如PFC输入电压600V,经过CLLC后可以提升电压超过800V也可以低于600V,取决于外部充电电压和实际电压的需求。
2023-03-17 17:40:27
5337
8
原创 Simulink 自动代码生成电机控制:在某国产ARM0定点MCU上实现自动代码生成无感电机控制
这次尝试了在国产arm0内核的MCU上实现Simulink自动代码生成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控制。机缘巧合之下拿到了一块国产MCU的电机控制板和一个5000RPM的小电机。最后实现了无传感控制,在这里总结下一些经验。掌握定点化流程方法后,系统越复杂就越不要想着通过几个实例就把整个系统完全定点化好,也需要对一些异常的模块进行分析,仿真以达到数据失真小,且不溢出。Simulink定点化后有些数据是16位的,可以考虑把一些数据用32位表示,以确保其精度。
2023-03-08 13:46:23
4082
4
双闭环PR控制器单相逆变器仿真
2024-07-19
仿真电路并得到其传递函数例程
2024-07-04
谐波注入的SVPWM没有扇区判断
2024-07-04
匿名助手-Setup-v1.0.1
2024-07-04
Ozone V3.32a
2024-07-04
Matlab APP 制作的一个串口调试工具
2024-07-04
VOFA软件非常方便的调试工具
2024-07-04
Simulink SOGI-PLL仿真
2023-06-21
Tina pro V8电路仿真
2023-05-08
无传感滑模观测器建模仿真到代码生成开发板运行模型
2023-03-29
永磁同步电机FOC控制Simulink从零开始建模到代码生成开发板演示
2023-03-22
Notch Filter 陷波滤波器仿真
2022-08-04
License Generator_For IAR7.50_ARM.zip
2019-11-27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