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交错CCM图腾柱无桥单相PFC学习仿真与实现(2)SOGI_PLL学习仿真总结

文章详细介绍了SOGI(二阶广义积分器)的基本原理,通过Matlab仿真展示了SOGI对电网电压的幅值和相位估计,以及不同K值对谐波抑制的影响。接着,文章阐述了锁相环(PLL)的设计,包括误差信号处理和参数选择,并通过仿真验证了PLL在不同带宽下的性能。最后,文中提供了包含357次谐波的电网电压仿真,证明了SOGI和PLL的有效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录

前言

SOGI基本原理

锁相环基本原理

仿真实现及说明

总结


前言

前面总结了双向交错CCM图腾柱无桥单相PFC系统实现,后面把问题细分,关于SOGI锁相环的应用和学习在这里总结下。

双向交错CCM图腾柱无桥单相PFC学习仿真与实现(1)系统问题分解_卡洛斯伊的博客-优快云博客

SOGI基本原理

SOGI也叫做二阶广义积分器,也叫正交信号发生器,目的就是得到单相的正交信号,其实说白了就是相当于一个观测器,通过SOGI之后得到电网侧的电压(幅值)和相位,如下图是TI的文档摘录下来的框图:

V'估算的同相位的电网电压

qv'相位相差90度

参考文档: Software Phase Locked Loop Design Using C2000™ Microcontrollers for Single Phase Grid Connected Inverter

 为了方便理解,直接定义V' 为valpha, qv'为vbeta:从输入Vin到输出的传递函数可以表示如下,从上面的框图很容易就推导出来了,很多论文也都是这个表达式:

 在Matlab里面创建脚本来帮助分析它们的传递函数,电网频率50Hz,K取1.414如下:

 

 上图时k=1.414时,传递函数Valpha和Vbeta的频率响应曲线。当输入信号在50Hz时,有频率响应曲线可分析得出:增益 为0 db, 表明输出信号alpha和beta在50Hz幅度保持不变。相位在50Hz处:Valpha是0度,表示alpha成输入同相位,Vbeta是-90度,表示beta的输入滞后输入90度。另外,谐波次数越高,该系统对谐波的衰减作用越大。

 改变k=0.414的值:

 改变k=2.414的值:

 从上图可以看出,K的值越大对高次谐波的抑制越小,通过的频率只与Wn有关

再看下三者的阶跃响应:

K越小,响应越快稳定性越差,K越大响应越慢,稳定性越好,综合下来K取1.414或者1附近都是可以的,具体也要看电网谐波情况和响应需要选择合适的值

 K值影响的就是Valpha观测的响应速度:

K=0.9

 K=1.414

锁相环基本原理

前面介绍了SOGI的原理,接下来如何设计锁相环,通过SOGI得到了Valpha,Vbeta,当稳态时有:

V\alpha =Vpeak*cos(\theta )

V\beta =Vpeak*sin(\theta )

 经过Clark变换后有:

 通过上式可以看出,当估算角度和实际角度一样时Vq=0,利用这个特性,就可以设计出锁相环,把Vq当作锁相环的误差输入, 除以Vpeak相当于把输入误差归一化. 当估计角度接近实际角度, Vq可直接表示为:

 这时候控制框图可等效为:

 根据框图设计锁相环参数:

 PLL_KP=33.3;
 PLL_Ki=33.3*3;
 W0sogi= 2*pi*50;
 C_PLL_s=PLL_KP+(PLL_Ki/s)+W0sogi;
 G_PLL_s=1/s;
 controlSystemDesigner( G_PLL_s,C_PLL_s,1,1); 

带宽50Hz

锁相环输出的频率, 这里对比了锁相环带宽50Hz和100Hz参数的估算的电频率的响应(电网频率50Hz).

仿真实现及说明

根据前面的理论, 搭建SOGI_PLL的仿真模型

1.模拟电网电压,这里添加了357次谐波来验证SOGI的特性

2.SOGI估算电网电压和正交的电网电压

3.利用Park变换设计的锁相环

4.计算电压RMS的值

仿真效果:

黄色Vbase相当于实际的电网电压(理想电压), 蓝色Vin叠加了各种高次谐波, 经过SOGI后得到的估算电网电压和Vbase重合,避免高次谐波的干扰.

 完整的仿真过程如下:

总结

以上, 根据个人的理解并构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验证, 并解释了SOGI_PLL参数的特性和如何设计对应的参数。参考模型:

https://download.youkuaiyun.com/download/weixin_42665184/87936402?spm=1001.2014.3001.5503

代码生成和集成已经完成,实际硬件运行效果:

双向交错CCM图腾柱无桥单相PFC学习仿真与实现(3)硬件功能实现_卡洛斯伊的博客-优快云博客

<think>嗯,用户想了解无PFC变换器的仿真模型、数学模型以及观测器框图。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无PF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无PFC通常指的是图腾柱PFC,它相比传统有PFC,减少了二极管整流的损耗,提高了效率。用户提到的参考引用[1]是关于双向交错CCM图腾柱单相PFC仿真,这可能是一个关键点。 接下来,数学模型部分。PFC变换器的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交流侧的电压电流关系、直流侧的电感动态方程。由于是无结构,可能涉及两个交错并联的Boost电路,工作在连续导通模式(CCM)。需要推导状态空间方程,考虑输入电压、电感电流、输出电压等变量,以及占空比的控制输入。 然后是观测器框图。观测器通常用于估计系统内部的状态变量,比如电感电流或者输出电压。在PFC应用中,可能需要用到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观测器,比如龙伯格观测器或者滑模观测器。这部分需要结合数学模型,画出观测器的结构,说明如何利用输入和输出反馈来估计状态变量。 仿真建模部分,可能需要使用像Simulink或PLECS这样的工具。用户可能需要知道如何搭建主电路、控制环路,包括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设计。参考引用[1]中提到SOGI_PLL,这可能涉及锁相环和正交信号生成,用于同步输入电压相位,这在控制环路中很重要。 此外,用户提供的引用[2]关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虽然主要神经网络相关,但可能在某些先进控制策略中会用到,比如用神经网络优化PFC控制参数,不过这可能超出当前问题的范围,但需要判断是否要提及。 需要确保数学模型使用正确的LaTeX格式,比如状态方程用独立公式的$$...$$,行内变量用$...$。同时,根据用户要求生成相关问题,可能需要围绕数学模型推导、观测器设计、仿真步骤、控制策略优化等方面提问。 总结步骤:先介绍无PFC的结构和工作模式,推导数学模型的状态方程,展示观测器框图,然后说明仿真建模的关键点,最后生成相关问题。需要检查引用是否正确,比如引用[1]中的SOGIPLL部分是否观测器相关,可能需要在观测器设计中提到SOGI用于信号处理。</think>### 无PFC变换器仿真模型解析 #### 一、无PFC变换器数学模型 无PFC图腾柱型)采用双向交错结构,其数学模型基于Boost电路工作原理。以连续导通模式(CCM)为例,系统状态方程为: $$ \begin{cases} \frac{di_{L1}}{dt} = \frac{v_{in} - (1-d_1)v_{dc}}{L_1} \\ \frac{di_{L2}}{dt} = \frac{v_{in} - (1-d_2)v_{dc}}{L_2} \\ \frac{dv_{dc}}{dt} = \frac{(1-d_1)i_{L1} + (1-d_2)i_{L2} - i_{load}}{C} \end{cases} $$ 其中,$v_{in}$为输入电压,$v_{dc}$为直流母线电压,$d_1,d_2$为占空比,$i_{L1},i_{L2}$为电感电流[^1]。 #### 二、观测器框图设计 针对电感电流和母线电压的观测,可采用状态观测器实现闭环控制。以下为典型观测器结构: ``` 输入电压 → 系统模型 → 输出预测值 ↑ ↓ 占空比控制 ← 误差校正 ← 实际输出反馈 ``` 具体实现中,常结合SOGI(二阶广义积分器)进行正交信号生成,用于锁相环(PLL)的相位同步[^1]。 #### 三、仿真建模关键步骤 1. **主电路建模**:搭建双向交错Boost电路,配置MOSFET二极管参数; 2. **控制环路**: - 电压外环:PI调节器跟踪母线电压参考值; - 电流内环:PR控制器实现输入电流正弦化; 3. **观测器集成**:将状态观测器嵌入控制算法,实时更新电感电流估计值; 4. **性能验证**:测试THD(总谐波失真)功率因数指标。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卡洛斯伊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