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系统中用于态势感知、检测和避障系统的集成光流
1. 引言
无人机(UAV),也被称为无人驾驶飞机或远程驾驶飞机(ARP),广泛应用于监督、情报侦察、测绘、搜索救援等任务。早在20世纪初,ARP主要用于军事行动,1979年被引入航空摄影测量科学领域。随着微电子系统如惯性测量单元(IMU)的出现和应用,无人机技术得到不断改进。如今,还可集成多种传感器,如激光雷达、合成孔径雷达、光学和声学传感器等。
相机作为一种光传感器,能捕捉物体在可见光谱波段的光波,以低成本和小尺寸的优势,为无人机提供环境信息,赋予其一定的自主能力,如检测和避障能力,这对无人机融入空中交通至关重要。同时,图像采集与导航系统的集成,使我们能更准确地估计无人机的位置和速度。
计算机视觉(CV)算法和导航系统增强了无人机对环境的感知能力,使其更加自主,能在无需操作员监督的情况下执行任务。然而,航空当局的规定目前不允许无人机与商用飞机共享空域。因此,在无人机内实现可靠的检测和避障系统,提高其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成为当前的挑战。
目前,无人机的导航依赖于惯性导航系统(INS)、IMU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数据的融合。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无人机位于城市或森林区域,或信号受到欺骗或黑客攻击时,信号可能会受损或不可用。此时,CV算法是在无人机失去GNSS信号时维持位置和速度估计的理想选择。为融合CV算法和导航系统的数据,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预先建立的地图定位;二是不使用地图,仅依靠环境特征。
使用基于预建地图的CV算法定位需要足够的内存来存储地图,也可由地面控制站在线存储地图图像,但需要稳定的连接和足够的带宽。一些研究涉及地理参考地图的集成,还有研究通过人工神经网络识别地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5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