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计算机视觉与数据存储解析
1. 无人机视觉处理模式对比
在无人机的操作中,存在两种主要的视觉处理模式:远程操作(TO)和机载视觉处理(OVP)。
1.1 远程操作(TO)模式
远程操作模式下,压缩后的图像和视频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至地面站。这一过程需要足够的带宽,从而增加了电力系统资源的压力。因此,到达地面站的图像和视频数据通常存在噪声和延迟问题。经过地面计算机处理后,遥控指令再通过TO模式传回无人机,但最多只能保证接近实时的操作。此外,人类参与TO模式虽然有一定帮助,但也会引入一些自主性风险。
1.2 机载视觉处理(OVP)模式
与TO模式不同,OVP模式鼓励在无人机上进行处理。这种模式能够在机载计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障自主性和实时操作。不过,它仅适用于简单的图像处理任务。即使是简单的计算机视觉(CV)操作,要将系统功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1.3 两种模式对比表格
| 模式 | 优点 | 缺点 |
|---|---|---|
| 远程操作(TO) | 可借助地面强大计算资源 | 数据传输有噪声和延迟,人类参与有自主性风险 |
| 机载视觉处理(OVP) | 保障自主性和实时操作 | 仅适用于简单任务,功耗控制难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1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