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研究:机遇、挑战与伦理考量
1. 在线研究的伦理困境
随着互联网在数据收集方面的普及,伦理学家和研究人员试图将传统的线下研究伦理协议应用于在线研究。然而,互联网的一些特性给研究人员带来了独特的伦理困境。
1.1 数据获取的伦理问题
本世纪初,Bakardjieva 和 Feenberg 指出,在线讨论的电子记录可自由获取,这对研究人员构成了前所未有的伦理问题。当数据在网上公开可获取时,似乎在所有研究中使用这些数据都是可以接受的。但随着网上可用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用户和政府开始关注人们信息的使用方式。政府出台了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等立法,试图管理数据的使用方式。
不过,仅仅因为研究人员在获取数据方面遵守了立法,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没有伦理问题。例如,发布在网站上的内容并不一定意味着可以用于研究,也不意味着作者“拥有”这些数据。
1.2 研究对社会群体的影响
英国心理学会在其《互联网介导研究伦理指南》中指出了在线研究的社会责任,研究人员需要考虑他们的工作可能如何扰乱或伤害社会群体。例如,King 曾举例,一名研究人员基于一个在线支持小组的讨论发表了研究成果,当小组成员得知他们的讨论被使用的方式后,便停止参与该小组,导致支持小组解散。
1.3 研究对参与者的异化和物化
Bakardjieva 和 Feenberg 还讨论了使用人们在线故事和通信的研究。他们认为,比侵犯隐私更糟糕的是,这类研究以不道德的方式使人们疏离,并将他们的生活客体化。他们指出,“网络空间为通过让参与者作为贡献者参与研究项目来赋予他们权力提供了独特的机会”,而这种不道德的研究方式是特别不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