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量子密码学中的阈值环签名与Sigma协议
1. 后量子密码学背景
随着量子计算机时代的发展,许多广泛使用的密码结构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后量子时代应运而生,该时代致力于开发能够抵御量子攻击的密码算法。自2016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开展后量子密码标准化工作以来,出现了多种基于不同技术的密码方法,如基于代码、哈希、多元、格和同源的技术。
2. 环签名与阈值环签名
2.1 环签名
环签名是一种重要的密码原语,用户可以代表整个“环”用户进行签名,而不泄露任何身份信息。环签名的匿名性使其在安全通信、在线隐私、投票系统和匿名加密货币交易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2 阈值环签名
阈值环签名(t-out-of-N)是环签名的扩展,允许t个用户代表N个用户联合签署消息,同时保持签名者身份匿名。阈值环签名方案必须满足存在不可伪造性和匿名性(源隐藏)属性:
- 不可伪造性 :少于t个用户的任何集合都无法合作为任何用户环创建签名。
- 匿名性 :如果签名σ与N个用户的环R相关联,那么环R中任何可能的t个用户子集成为签名者集合的概率相同。
阈值环签名适用于去中心化环境,用户可以动态加入和离开系统,在区块链和加密货币领域有很多应用。近年来,已经提出了多种阈值环签名方案,包括基于非后量子抗性难题(如离散对数、RSA或双线性映射)的方案,以及后量子的基于代码、格、多元和同源的方案。
3. 密码学群作用
密码学群作用结构因其强大的数学特性,成为开发密码协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