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领域网络物理系统的应用、挑战与解决方案
1. 不同协作模式介绍
在交通领域的计算协作方面,存在着多种模式。FC 协作将计算任务分配到不同的雾节点,这些雾节点可以是车辆组、本地基站,甚至是 Wi-Fi 接入点。它们根据距离和带宽可用性进行聚类,无需预先指定路侧单元(RSU)作为必需组件,因此在节点组装和重组方面比 MEC 协作更具灵活性。而 Cloudlet 协作则将网络视为一个整体,将协作计算分配到划分的子云,即 Cloudlet。在这种协作类型中,如果数据包以光速传播,一个 Cloudlet 的服务范围可达 300 公里。
2. CPS 在 ITS 中的角色
CPS(网络物理系统)的发展促进了车联网(IoV)通信,涵盖了车对车(V2V)、车对基础设施(V2I)、车对传感器以及车对个人设备的通信。显示屏、传感器、摄像头、GPS 接收器、天线和中央处理器(CPU)等设备通过 IoV 进行通信。通过安装 CPS 设备,有助于实现路线规划、减少交通灯等待时间、优化燃油消耗和减少空气污染排放,从而提出并验证了生态驾驶计划。
- 智能交通系统的实现 :通过 V2V 和 V2I 通信,交通 CPS(TCPS)可以共享交通指标信息、检测乘客数量、进行 GPS 定位、预测路线以及计算最佳行驶速度,以减少公交车的急停和十字路口的闲置时间,实现高效智能的交通系统,达到减排和节能的目的。
- 车辆内部通信应用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前碰撞预警(FCW)、温度传感、自适应巡航控制(ACC)、轮胎压力监测和电池管理系统(BMS)等在车辆内部网络上进行智能协作。蓝牙技术和 IEEE 802.11p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