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旅行:似在非在的奇妙之旅
1. 虚拟旅行的兴起
虚拟旅行是当下备受关注的话题。从人们对相关话题的采访邀约和文章约稿数量来看,它确实存在且热度不低。早在二十年前,澳大利亚政府和《孤独星球》就发现了虚拟游客的存在,当时最热门的新书需求是关于正遭受轰炸的阿富汗。而且,从更古老的非数字意义上的“虚拟”概念来看,人类凭借想象力进行“旅行”已有数千年历史,文化本身就可被视为一种非数字形式的虚拟旅行,通过艺术和仪式,我们能前往理想或更高层次的地方。
如今,“虚拟”一词含义多样,既可以指3D空间沉浸式体验,也可以指360度全景照片和电影。大多数智能手机都能运行360度全景内容,像《孤独星球》等旅游网站也将360度数字全景纳入“虚拟旅游”的描述中。在本文中,虚拟旅行和虚拟旅游涵盖沉浸式VR(头戴式显示器、沉浸式3D和曲面显示器)、360度全景(可通过手机、屏幕或头戴式显示器观看)以及3D桌面数字虚拟环境。
虚拟旅行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1851年在水晶宫向公众展示的立体照片,人们通过立体镜凝视两张几乎相同的照片来体验虚拟旅行。1903年出版的多媒体项目《透过立体镜看意大利:意大利城市之旅》是一个高峰。后来,多投影仪宽屏显示器发展起来,如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上展示的11投影仪Vitarama。二战期间,发明者还开发了基于五投影仪系统的成功空战训练包。20世纪50年代,Cinerama通过其大曲面屏幕和多摄像头激发了电影旅行的灵感。20世纪60年代的单人Sensorama预示了多模式沉浸式电影体验的美好未来,能提供风感、气味、震动把手和立体声伴随3D电影。学术和行业VR领域中,Ivan Sutherland更为著名,他发明了头戴式显示VR和增强现实。
虚拟旅行在很多方面具有实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8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