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婆问我:听说大模型要靠“Prompt”才能回答问题,这 Prompt 到底是啥?难道和喊“芝麻开门”一样,念对了咒语才有用?
我:Prompt 确实有点像咒语,但更准确地说,它是人类和 AI 沟通的“指令说明书”。比如你问 元宝:“写一首关于秋天的诗”,这句话本身就是 Prompt。模型会解析你的指令,理解你想要什么,再生成对应的内容。如果换成另一个 Prompt:“用冷笑话的风格解释量子物理”,模型输出的内容就会完全不同。
她若有所思:所以 Prompt 就是告诉 AI 该干什么的指令?那为啥有人能靠 Prompt 让 AI 写出神作,有人只能得到一堆废话?
其实,Prompt 的设计远不止“下指令”那么简单。它背后有一套逻辑,决定了模型如何调用自己庞大的知识库,甚至影响结果的创造性和准确性。
Prompt 的本质:AI 的“思维开关”
我们可以把 Prompt 想象成一把钥匙,不同的钥匙能打开模型不同的“能力抽屉”。举个例子:
-
普通 Prompt:
“介绍一下北京故宫。”
→ 模型输出:一段百科式介绍,中规中矩。 -
进阶 Prom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