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113)
- 资源 (6)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基于YOLOv8的目标识别、计数、电子围栏的项目开发过程
用于生产环境中物体检测、识别、跟踪,人、车流量统计,越界安全识别YOLOv8 是Ultralytics的YOLO的最新版本。作为一种前沿、最先进(SOTA)的模型,YOLOv8在之前版本的成功基础上引入了新功能和改进,以提高性能、灵活性和效率。YOLOv8支持全范围的视觉AI任务,包括检测、分割,、姿态估计、跟踪和分类。这种多功能性使用户能够利用YOLOv8的功能应对多种应用和领域的需求。
2024-01-21 16:38:14
3039
2
原创 Do the real thing(做出个体行动 2)
花在真正事情上的一生,或许不总是容易的,或者不总是快乐的,但这些事情最终能够积少成多。相反,假装的活动通常同样困难,从而让你欺骗自己,觉得自己正在做某件重要的事情。以真正的事情作为起点,你为了克服困难而必须走的弯路通常是微不足道的。埃里克·巴罗内(Eric Barone),他的游戏卖出了上百万份,靠的是几十次为他的游戏制作和重制艺术素材,克服艺术创作上的困难。确实如此,但前提是做的是真正的事情。把一天填充满虚假的活动,你就会陷入一种状态,即无法朝任何目标取得有意义的进展,却在一天结束时仍然感到精疲力竭。
2024-11-18 08:37:28
873
原创 Do the real thing(做出个体行动 1)
在整个复杂的项目中,他忽视了自己应该做的最明显的、真正的事:写更多曲子。学物理的学生无法解决与课上教的只有微小差别的问题。花更多时间印名片而不是找客户的企业主,为不同课程制作复杂的彩色文件夹而不是坐下来学习的学生,购买花哨练习器材而不是开始锻炼的健身人士,都在假装忙碌而不是做真正的事。一旦你看到了,它就变得耀人地显眼,但也很容易找到聪明的办法不予理会:做真正的事情,停止做虚假的替代选择。一个人写信给我,说她拒绝了一个到法国工作的机会,因为她觉得自己的法语还不够好,所以计划在家每天听广播,直到自己准备好。
2024-11-18 08:37:07
518
原创 Two Types of Growth(成长的2种模式 2 )
因为在增长曲线的起步阶段,反馈很少,而且大多是负面的,要坚持下来需要不计回报的投入。部分出于这个原因,企业家经常沉浸于自己的愿景中,因为这帮他们屏蔽了负面的反馈,直到他们能够达到其指数增长的阶段。这并非完全不理性的,许多指数增长的领域也是高变数的。偶尔你可以发现被忽略的机会,重新回到增长曲线迅速上升的部分,但这是很难的。并不是总能清楚知道当前符合哪种增长曲线,但通过思考所在领域的特征,可以对可能的增长类型有更好的判断。把指数增长的情形当成了线性增长,导致很多人在远不该放弃的时候选择了放弃。
2024-10-27 16:55:49
855
原创 Two Types of Growth(成长的2种模式 1 )
我注意到大多数事物往往是对数增长或指数增长的。由于一开始的增长曲线十分陡峭,一不留神,那些迅速取得的进步也很容易再次丢失。这是第二种类型的增长:指数增长。网站流量通常是指数增长的,因为随着博客吸引更多读者,博客的内容也就得到了更多的传播机会。通常指数增长只发生在一定范围内,超出这个范围则又回到对数增长。同样,当实际情形是指数增长时,人们也会将进步看成是线性的。第一类错误是实际情形是对数增长,我们却以为是线性增长。对数增长是第一种类型的增长。在对数增长中易犯的错误很常见,但指数增长中的错误也不少见。
2024-10-27 16:54:55
623
原创 Summary of key methods for enhancing memory(提高记忆力关键办法小结)
当新的记忆阻碍了旧记忆,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例如,你想不起来西班牙语的“水"怎么说了,因为你学了法语里的这个词)。如果可以,使你在编码信息时所处的状态和环境与需要记起它时的状态和环境一致。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就在更多的环境/情境下学习,使你的记忆更扎实。因此,如果想到相关的事项:它们有助于你检索到某些很难想起来的记忆。当你的记忆变老,或者新的知识覆盖了原有的数据,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了更好地存储信息,你需要了解自己是怎么遗忘的。通过正确地间隔,你可以节省20~30%的时间,就达到同样的记忆效果。
2024-10-20 16:34:13
481
原创 Pratice tests:The most powerful technique for boosting memory(练习测试:增进记忆最有力的办法)
在上面的研究中,随着每一节讲座的进行,相比于另外两组,做练习测试的第一组学生记下的笔记越来越详细(而他们并没有明确意识到这-点)。相反,回想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因为大脑必须搞明白需要检索的目标记忆是哪个。尽管复习讲座的第二组学生面对学习材料的时间更长,但他们在最终测试中的表现却明显比做练习测试的第一组差(低了 30%),甚至也没有好过进行完全无关的心算练习的第三组学生。最后,别忘了实际运用你的知识(例如完成一个真实世界中的项目)也是一种练习测验(和间隔重复)的形式,你需要定期从记忆中检索对应的知识和技能。
2024-10-20 16:33:31
739
原创 Spreading activation: Gain quick access to your memory(激活扩散:获得对记忆的快速访问)
如果你遇到一个概念(一个国家),大脑中代表这个概念的神经通路就会被激活,周围编码其他密切相关概念的神经通路也会被激活,然后图像和想法就会进入你的大脑。相反,如果你只是表浅地学习了法国一巴黎这一对关系,仅仅看到法国这个词本身,或许就无法产生足够的激活来触发关于巴黎的记忆痕迹。换另一种方法,你也可以欣赏这些首都的照片,观看说这些国家语言的人拍摄的短视频,参观首都的景点,等等。激活扩散的主要影响在于,为了最大可能地记住新概念,你应当尝试在新概念与已知事物之间建立尽可能多的联系。
2024-10-13 16:31:16
699
原创 Retrieval:Accessing Memoeries in your brain(检索:访问大脑中的记忆)
记忆痕迹的成功检索取决于它与线索的联系。线索指的是与记忆痕迹相联系的任何事物(可以是有形的物体,情境、时间段、单词、问题)。科学家认为,记忆是通过“激活扩散"的过程来检索的。如果任何相关的线索都没有被激活,那么即使完好无缺地存储在记忆中,对应的记忆痕迹也无法被检索到。你或许也遇到过这种就在嘴边却说不出来的现象:你知道自己知道某件事,但依然无法想起来。很可能这回记起了更多因为第一个字就是一个合适的线索,关联到首都的名称。提供了这个线索后,存储首都名称的记忆痕迹自动就被激活了。检索记忆的过程是如何工作的?
2024-10-13 16:31:00
884
原创 Interference:Does learning new things block your old memories?(2)干扰:学习新东西会阻断旧记忆吗?(二)
这完全取决于所学习的科目。此外,间隔也为你提供了更多机会把学习内容与更多(生理的、心理的、环境的)状态或情境联系起来,从而使记忆在未来更容易检索(参见状态依赖和情境依赖的内容)。它的大意是,如果你把学习分散到多个不同时段完成,而不是一口气学完所有内容,那么合起来你只需要少得多的时间就能记住相关内容,从而在特定的考试中取得同样的表现。关注相对表现(相比于其他学生,他们做得怎么样)的学生往往只用到浅层加工(不寻找概念之间的关联),而目标是掌握知识的学生常常会用到更多深层加工,例如在不同概念之间建立联系。
2024-10-07 19:03:33
811
原创 Interference:Does learning new things block your old memories?(1)干扰:学习新东西会阻断旧记忆吗?(一)
回到上面的例子,如果你经常在同一个地方吃饭,那么许多顿不同的饭都会关联到同样的线索(就餐环境),因此就很难检索到一周之前你享用的特定一顿饭的记忆。如果我们给同一个线索匹配了多个不同的记忆痕迹,那么将很难检索到特定的某个痕迹,因为当线索被激活时,激活信号会立刻传播到所有对应的记忆痕迹,它们相互竞争,看谁能够进入显意识。接下来,在关于岛A的 10个知识中,练习想起其中的5个。不出意料,检索练习增强了所练习的5个知识的记忆(正确率高于岛B的相关知识),但这也使学生对岛A没有得到练习的5个知识的记忆变差了。
2024-10-07 19:03:20
752
原创 Consolidation and sleep:Let biology do the work for you(巩固与睡眠:让生理机能为你工作)
得益于睡眠带来的巩固过程,白天小睡可以避免你的记忆出现痕迹减退(详见“痕记减退" 一节) 和干扰(详见“干扰"一节)。然而,小睡60分钟带来的坏处是,接下来的30分钟你都将处于昏昏沉沉的状态(因为你是在深度睡眠的中间醒来的)。如果你决定试试小睡,那么重要的是要了解睡眠的不同阶段。不超过20分钟的小睡对于恢复精力十分有效,但这还不足以进入深度睡眠,而巩固过程是在深度睡眠期间发生的。为了在长期存储系统中形成永久记忆,大脑的组织中必须发生结构性的生物学变化。最新的记忆变成永久记忆的机制,在科学上被称为“巩固"。
2024-08-27 17:30:36
941
原创 Trace decay:Do your memories fade with time?(痕迹减退:你的记忆随时间减退吗?)
我们建议你设定一个复习旧内容的日程表(即使每天只花几分钟时间就够了),穿插在学习新内容的过程中。如果你一天之内学习好几个不同的科目/主题,这样做就尤其重要了,因为你的记忆还来不及得到睡眠引发的固化过程的保护。随着新的记忆形成,海马体(大脑的记忆中枢)会产生新的神经元,这会改变已有联结的结构和模式。因此,如果你需要在记忆中保留旧信息(比如为了期末考试),学了新东西之后再复习一下旧有的内容可能会是个好主意,否则旧信息可能会被新信息取代。在学习新内容的过程中,穿插对旧内容的简短回顾。
2024-08-27 17:30:27
733
原创 Storage:Keeping memories in the brain(存储:把记忆保存在大脑中)
在实验中,区分这两个过程非常困难,但鉴于它们是不同的过程,我们将在考察记忆的工作原理时分别考虑它们。最早研究遗忘的发展的,是著名实验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在学习之后的最初几个小时,成功记住的内容迅速减少,从第二天往后,遗忘的就相对很少了。尽管确切的遗忘曲线可能因人而异,而且取决于与学习材料有关的很多因素(例如材料有多容易困难/有趣,或者编码得好不好),但它近似是一个指数函数曲线,一开始遗忘速度很快,之后遗忘的速度减慢。不幸的是,遗忘是我们大脑运作的一个主要部分。
2024-08-25 17:19:21
1148
原创 Context-dependence:Why your environment matters(情境依赖:为什么环境很重要)
因此,对于一个给定的概念,你练习的问题越多,大脑就会在不同的情境与要学的概念之间生成越多的神经联结。我们的大脑似乎把情境也编码成了记忆的一部分,就好像在创造记忆的那一刻,对我们周围的一切拍了一张快照。如果你的记忆卡片在问题面包含了无关信息,或者在你真正需要记起相关内容时不会出现的信息,那么在需要的时候就可能无法回想起记忆的内容。记忆卡片使用最少的情境信息,或者如果可能的话,尝试换不同方式问自己问题,从而充分增大记忆的灵活性。在一半的学习时间里,模仿考试的环境条件(嘈杂/安静的环境、类似的干扰、周围的人)。
2024-08-25 17:19:02
946
原创 State-dependence:How your physical/mental states drive your memory(状态依赖:你的身心状态如何影响记忆)
如果你在一个特定状态下学习,那么记忆痕迹就和受此状态影响的大脑活动一同被编码,因此也在某种程度上依赖这种状态的恢复。其背后的逻辑是,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在考试时会是什么状态,因此最好使你的记忆不依赖任何特定的状态。类似地,如果你是在站立或做有氧运动时学习的,那么当测试也在站立或有氧运动的状态下进行时,更有可能记起材料的内容。撇开学校可能不会让你在醉醺醺的状态下进入不谈,科学研究给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答案:为了提高考试中的表现,你应该再喝点酒,达到复习时同样的酒精摄入水平(这确实在一个研究中被证明了)。
2024-08-21 22:02:37
651
1
原创 Transfer-appropriate processing:The trick to acing your exams(迁移适合性加工: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技巧)
感知层面的信息加工符合知觉任务所需的加工过程,而语义加工符合自由回想时所需要的加工过程(注意单词是根据它们的含义存储在语义记忆中的)。总结起来,如果你要参加某种特定形式的考试(例如写文章),最好的方法就是集采各种策略之长。根据最终考试的形式进行练习,能够教你按照考试所需的方式加工材料,而回想能够实现最有效的信息编码。令人吃惊的是,在残词补全测试中,浅层加工组的表现要好于深度加工组。然而,适合迁移的信息加工只是影响记忆的一个考虑,因为有些编码方法普遍强于其他方法,而不论是否与考试形式相匹配。
2024-08-21 22:02:01
1068
原创 Depth of Processing:Why how you process information determines how much you‘ll remember later.(加工深度)
很有可能你记住了第二组和第三组中的大部分词汇,而第一组的单词记住的最少。正如你可能已经注意到的,第二组中的词被分成了若干类别(颜色、水果和动物),而第三组的词都和“针"这个含义有关。记结构化的笔记(层级式的、流结构的、思维导图等等,无论哪种最适合你)。粉色、绿色、蓝色、紫色、苹果、樱桃、柠檬.李子、狮子、斑马、牛、兔子。圆白菜、桌子、河流、衬衫、枪、广场、铁、牙医、麻雀、山、手、花岗岩。不要死记硬背老师或课本上的原话,而是用自己的语言阐释概念。线、别针、眼、缝、尖、点、扎、顶针、草堆,刺、疼、注射。
2024-08-15 10:21:16
800
原创 Intention to learn:Does it matter how much you want to remembr?(意念无用论:想记住就一定能记住吗?)
简单来说,研究人员发现,被要求记住单词的学生和那些被明确要求分类的学生一样,也把这些词分类了。通过分类,这两组学生对单词的加工,比仅仅把单词排成几列的学生更深入。结果,他们对单词进行了更有力的编码,并取得了更好的测试成绩。一组学生被明确告知要记住这些词(同时提醒他们接下来会有测试),而另外两组学生则被要求把这些单词分类,或者仅仅是把它们排成几列(不知道接下来会有测试)。重要的是你对这些材料做了什么,也就是说,你用了什么具体的记忆策略来加工它,而不是你有多想记住它。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意向没起多大作用?
2024-08-15 10:20:54
567
原创 Encoding:Putting memories into the brain(记忆编码:把记忆输入脑袋)
在试图记住电话号码时,你不是仅仅反复看,而是有意识地试图记住它。可能你已经在心里念了好几遍。也许你试图回想电话号码,然后检查自己记得对不对,并做出相应的纠正。概而言之,你运用了特定的认知策略和加工。你依然需要重复,但只有在和这些策略一起使用时,重复才有用。没有正确的编码,就没有可以存储的内容,之后试图检索记忆时也会失败。然而,正如画钞票的例子所说明的,多次排演并不总意味着你能成功回想起信息。类似地,如果你想拥有高效的记忆,那么所运用的认知策略将显著影响你在日后记起事情的能力,什么样的编码策略是最有效的?
2024-08-10 21:51:43
484
原创 The three parts underlying all your memories(记忆的3道程序)
(或者如果你不是美国人,常见的钞票长什么样?尽管我们经常看到硬币和钞票,因此的的确确有无数机会了解他们的样子,但很少有人能够准确地勾勒出来。为什么我们没法画出10美元的样子,可是一旦看见立刻就能认出它呢?如果想要拥有更好的记忆力,那么理解这三个功能至关重要。任何尝试提高记忆力的做法,要么更好地编码信息(或者以一种更容易检索的形式编码),更好、更持久地存储信息,要么更好地在需要的情况下检索信息。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三个部分,然后看看可以如何提高我们的记忆力。3.检索–在需要的时候从大脑中取得信息的过程。
2024-08-10 21:50:58
460
原创 Why Memory Matters?(记忆力为何如此重要?)
这种记忆在我们能做的事中表现出来,但我们并不总是能够用词语或概念清楚地表达出我们所知道的是什么。陈述性记忆则相反,指的是关于事实或含义的(语义)记忆,或关于事件的(情节)记忆。有两类基本的记忆–回溯记忆和前瞻记忆。人们普遍的共识是,记忆是多种认知系统,允许我们把信息存储一段时间,进而可以汲取过去的经验,预测未来的发展。在这本指南中,我们将主要关注陈述性的语义记忆,这涉及大部分你试图“记住"的东西,例如事实、日期、姓名和思想。长期记忆–任何你记住超过一会儿的内容:早饭吃了什么,考试题目,或者朋友的生日。
2024-08-06 17:03:37
828
原创 Intro(准备好,揭开记忆之谜)
为此,我与雅库布·耶利克合作撰写了这本指南,他拥有伦敦大学认知科学的硕士学位,如今正在攻读博士。在这本完全指南中,我们将涵盖关于记忆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从记忆的工作原理到如何提高记忆力。很长时间以来,这个问题一直令我着迷,而且之前我在博客上已经写了大量关于记忆的文章。不过,我想撰写一本指南,包罗整合我们关于记忆已知的一切科学知识,并将那些知识融入可行的建议。你的记忆会影响你所做的每件事,从在学校的成绩,到事业上的表现,再到生活质量,甚至影响你的自我认知和幸福感。你的记忆是怎么工作的?
2024-08-06 17:02:57
290
原创 How does age change how you learn?(2)年龄如何影响学习能力?(二)
作者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异随年龄增长也在增加,这符合我们一般的直观感受,即有些人似乎随时间流逝思维大幅减退,而另一些人却好得多。它尤其受到衰老的影响。这就意味着,设计你所处的环境,使之能够提醒你目标和要做的任务,随着年龄增长变得更加重要。我找到的一篇文献综述认为,随着年龄增长,认知的衰退几乎是线性的,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没有增加。我们看到有些人的头脑几乎不受年龄增长的影响,而另一些人却表现出明显的衰退,原因之一可能是大脑本身有许多冗余。左边的图显示认知功能的衰退,右边的图显示不同人之间的差异。
2024-08-04 17:40:43
898
原创 How dose age change how you leanr?(1)年龄如何影响学习能力?(一)
鉴于情绪管控是做成许多事情的重要方面,这表明年龄大的人在面对可能遇到挫折的目标时,或许进展缓慢,但步伐坚定。一个简单的假设认为,随着我们变老,信息加工的速度变慢了。第一个明确的发现是,人们觉得随着年龄增长,思维会变慢,这并不是幻觉–无数研究都强调了这一事实,即认知加工的大部分方面都会随衰老而减退。另一些研究人员持不同意见,认为衰老对某些大脑区域的影响比另一些更严重,结果是特定的认知能力减弱,而不是整体的退化。不过,最近我决定深入了解一些关于认知老化的研究,看看我们的学习能力是如何受年龄增长的影响的。
2024-08-04 17:40:32
780
原创 How to Pick Which books to read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书)(二)
(专业人士的评论会有帮助,但正如上文提到的,处于更高水平的人有时很难区分一本书是存在瑕疵但作为入门读物仍可接受,还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漏洞百出)如果你开始任何学习活动时都带着这样的预期,即知识只是暂时的,那么当你达到一个更高层级时,就更有准备去应对知识的变化。这个问题的错误还在于,正确的方式不是阅读“最好" 的书,而是阅读大量的书。到这里,我希望你可以明白这个问题是有误导性的,因为通常不存在“最好"的书,而是根据你所处的层级,有许多不同的书。根据书的主题和读书人的背景不同,金字塔每一层的具体书目也不同。
2024-07-27 17:35:39
1035
原创 How to Pick Which books to read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书)(一)
尽管这样说不太令人满意,但对这个问题正确的回答是,最好的书教给你一些重要的、你还不知道的知识。问题在于,从任何处于金字塔中的人的视角来看,低于你自身水平的书往好了说是粗糙、简单化的,往坏了说,则是完全错误的。确实,随着你爬到更高位置,可以在已有的图景中看到更多细节和精微之处,但同时也会开始认识到,原来的图景下隐藏了多少假设、似是而非和错误的概念。关于知识如何运作的错误印象是,认为学习的过程,或阅读更高层次书的过程,是严格增加的。我读过的最好的书可能并不适合想要寻找鼓舞人心的/有用的人生建议的人。
2024-07-27 17:35:19
730
原创 The 7 Most Common Learner Mistakes(2)7种最常见的错误学习方法(二)
举例来说,掌握编程技能就不是一个可行动的目标,而选择一门具体的Ruby课程并在下个月深度地学习则是可具体操作的。你需要把你的学习愿望转化成具体的学习项目,选择你将要学习的内容(或者你将遵循的约束条件)。这意味着,不论你的课本或老师多么给人启迪,你都既可以选择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学习,也可以选择以一种无趣的方式学习。有时候问题不在于你,或你的某个习惯,而是你所处的环境阻碍了你的成功。没人想要暴露自己的无能。没人希望周围的人发现自己是唯–个没听懂讲座的人,唯-一个不会解黑板上的题目的人,或唯-一个说话有口音的人。
2024-07-21 16:49:11
508
原创 The 7 Most Common Learner Mistakes(1)7种最常见的错误学习方法(一)
事实上,F=ma不过是一个深刻得多的思想的外皮,它所描述的是物体如何运动。看着这个公式,你应该能够迅速反应出一块10磅的石头需要两倍的推力,才能获得和一块5磅的石头同样的加速度。只记忆这些知识点的不足在于真正需要学习的是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所表达的更深刻的思想。之后,你就可以用这个笔记本来问自己相关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步骤或许有用,但如果你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这些方面而不去练习,学习的效果就会打折扣。在同等的天赋和努力下,你的学习环境就是那个重大的改变,会深刻影响你所学到的知识的多与寡.
2024-07-21 16:48:58
400
原创 8.Seven principles of learning better from congnitive science(2)7个基于认知科学的学习法则(二)
我所说的整体性学习并不是威廉厄姆在此批驳的学习风格,而是-种与上述第三个原则(我们根据已有的知识了解新事物)密切相关的学习策略。学习风格理论是说,如果教约翰尼和玛丽同样的内容,给约翰尼播放幻灯片,让玛丽听有声书,这样的学习效果会比让约翰尼听有声书而给玛丽播放幻灯片更好。有些人可能比其他人更擅长学习某些类型的内容,但对于一个特定学科,例如科学,并不存在不同的学习方式,让一些人始终比其他人学得更好。要证明这一结论需要一些思考,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学习显然是正确的,尽管研究表明并非如此。
2024-07-13 16:42:04
661
3
原创 7.Seven Principles of Learning Better From Cognitive Science(1)7个基于认知科学的学习法则(一)
如果你的类比让你想到的是概念表层的细节,而不是深层的结构,那么考试时你记住的也只是表层的细节。》–起得有一些不好,因为这本书其实并不是关于厌学的学生的,而是分别讲解不同的学习的原则。1.坚实的科学基础。如果你在学习时不经意间思考的都是不重要的方面,那最终记住的有用的东西也不会太多。因为当划了重点后,你关注的就不是深层的含义,而是加粗的字词或特别强调的句子,因此不会记住多少。这些原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考量,而且有其重要的实际意义。这些原则描述的是人类大脑如何学习的事实,因此不因你学的是西班牙语还是数学而改变。
2024-07-13 16:41:40
793
原创 5.How Fast Should You Be When Learning?(你应该用多快的速度学习? (二))
通过放慢整个过程的速度,你可以给予问题的各个方面更多关注。尽快获得反馈意味着能够获得更多信息,让你在问题空间中摸索,找到关键的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策略。因此如果我不确定在一个新领域遇到困难是因为反馈不够还是脑力不足才导致无法正确完成,可能会花上十小时,同时做快的和慢的练习,看哪种收效更高。许多学习都需要先有一个心理表征,知道理想的表现是什么样的,用什么方法或手段来达到那种表现,然后努力在心里运用那种方法。但可能遇到的另一种问题是,你根本不知道理想的表现是什么样的,而需要更多信息来弄明白这一点。
2024-06-30 20:49:13
523
原创 6.The hardest part about learing hard things(学一件难的事,难在哪里)
"不是因为我认为学习萨尔萨舞一点都不酷,而是因为我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我的舞步跟不上音乐,踩不到节奏的点上。重要的是,我知道这只是令我感到挫败的障碍一旦跨过了新手水平,开始能够顺利地跳了(经过足够的练习就可以实现),我就会乐在其中。我为我的新书《超级学习》(Ultralearning)录制了很多播客采访,我注意到对话中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即决定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人们对于学习的感受。但我的感受可不是如此。大脑看到我的表现略逊,立刻发自本能的感觉就是:“你不擅长这件事,应该立刻停止,免得自取其辱。
2024-06-30 20:48:44
1096
1
原创 二、利用YOLOv8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Ultralytics Solutions提供顶尖的YOLO模型应用,提供现实世界的解决方案如:目标记数,模糊和安全系统,提升效率和准确率在各种工业中。探索YOLOv8在实用性和有效性上的强大功能。
2024-06-18 20:21:38
584
原创 5.How Fast Should You Be When Learning?(你应该用多快的速度学习? (一))
反之也一样,你或许能够计算出“正确”的答案,但无法粗略地估计是否在合理的范围。我一开始认为,画好人物面部肖像,靠的是“估计"五官、线条和形状的相对位置。因此,只要我练习越来越多的速写,就会估计得越来越准确,从而画出逼真的肖像。速度在这里是说得通的。从这件事中得到的经验是,有多长时间做一件事,通常限制了掌握所需技能应用的方法。花十秒钟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从认知学的角度来说,通常与花一小时解决的方法是大不相同的。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通常我们认为是同一种技能的东西,从不同时间框架来看,其实是不同的技能。
2024-06-18 20:20:55
718
原创 4. Ultralearning environments:Why where you learn determnes how much you learn(超速学习:环境决定质量)
人们玩俄罗斯方块水平的爆发,以及班尼斯特之后出现无数在4分钟以内跑完1英里的跑者,我认为理解这两个现象的关键在于,尽管打破记录的是单个个体,但整体的表现通常取决于环境的结构,以及产生结果的社群。这带来一个有意思的问题:相比于这个游戏最风靡的年代,如今玩的人少得多,客观来说也不如过去流行,但是玩家的水平却比过去高得多,这是为什么?在班尼斯特之后,能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的人大量涌现,这不是技术创新带来的成绩迅速提高,而是因为打破了障碍,表明未来成绩的提高是可能的。在此之前,许多人认为这样的运动成绩是不可能的。
2024-06-10 21:44:20
807
1
原创 十四、OpenAI之助手API(Asistants API)
通过定义自定义指令并选择模型来创建助手。如果有帮助,添加文件并启用代码解释器、文件搜索和函数调用等工具。当用户开始对话时创建一个线程。在用户提问时向线程添加消息。在线程上运行助手,通过调用模型和工具来生成响应。本入门指南介绍了创建和运行使用代码解释器的助手的关键步骤。在本例中,我们将创建一个助手,它是一个个人数学导师,启用了代码解释器工具。步骤1:创建一个助手Assistant代表一个实体,可以将其配置为使用模型、指令和工具等多个参数响应用户的消息。步骤2:创建一个线程。
2024-06-10 21:43:46
682
原创 3. 5大科学方法助你考试(Five scientific steps to ace your next exam)
原因在于,虽然事实性知识的自我检查很容易(要么知道要么不知道),但理解是按程度递进的,很容易以为自己深入地理解了某件事,而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你已经做了几套模拟试题,我将用这个环节模拟一整套考试步骤–同样的坐姿、材料,以及最重要的,同样的时间限制。建议:在第一次学习材料之后,余下的大部分学习应该采取提取练习的形式–试着在不看材料的情况下,复述信息,解决一个问题或解释一个观点。来自其他课程的习题集通常在考查范围和考查目的上都有很大不同,因此如果你的目标是为特定的考试做准备,我不推荐你用这类习题集。
2024-06-02 16:04:01
770
jacob_liang的系统平台、统一用户
2011-11-24
struts2+spring2+hibernate3+tiles+freemarker+ibatis 实现
2008-02-27
为啥分享的链接都失效了
2024-03-07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