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这本书的选题一报批,圈里立刻有人知道,立刻有人来问:胡小群为啥给你写书?你怎么把他的选题“搞”到手的啊?
前两天我同事拉着我拍视频,上来就问:戴老师,你为什么要出胡小群这本书?
我回答:因为我馋作者的流量啊!同事赶紧按暂停:哎呦喂,戴老师,咱在镜头面前可别这么说……啧,问了又不让说实话,有意思吧?流量对销售的助力还是秘密吗?但是——
01
渡河
假如胡小群只有他在直播时英俊、健谈的皮相,然后仗着自己的流量丢给我几页PPT,让我想法子出书,你们觉得我会答应他吗?
不会。
戴老师从不受这个憋屈。作者是有金刚钻,但编辑也有独木桥,更何况,读者有心,市场有眼。
所以,就算大名鼎鼎如胡小群老师,他也得一个字一个字老老实实写,也肯在编辑的要求下一遍一遍地改。下面这张图,只是排版前的初稿改动记录。
一边写,他还自己吭哧吭哧整理一个大纲+目录+内容提示列表。要不就说,书是作者的亲孩子。但是,要真付出才行。
编辑只是船夫,把作者的写作灵感和愿望渡到对岸,变成一本书。
至于编辑为什么接纳一个选题、一位作者,我们当然有自己的小算盘。
但我想说:大家从头到尾,问题问得就不对。要么应该问胡小群:胡老师,你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就算问编辑,也应该问:胡老师想写书,为什么最后定下来写“巧算”?这才是关键。
02
下厂?
书,内容永远是关键。
流量出书,读者们早见惯不怪。我承认,我手里也有不少因为流量不够而卖不好的好书,但市场上大咖把书做砸,几千册都难出手,最后作者和编辑闹得“打离婚官司”,你当没有吗?
我做了很多数学科普书和教育书,深知计算对数学基础学习的重要性,但从没出过计算方面的书。如果计算就是刷题,如果计算就是速算,那市面上的书多了……但我们该从什么角度跟孩子们聊计算?怎么用两百来页,就讲明白背后的道理?怎么讲才能更好玩?更能体现数学本身的乐趣?
胡小群隔着电话跟我“吹牛”:我觉得巧算就行,而且我就用15道最常见、最基础的题——顶多再加15道拓展题,就能讲明白。
大家知道奥卡姆剃刀原则吧?如无必要,无须赘余。这是我最喜欢的工作原则。写书,其实十分忌讳贪得无厌。总想用一本书把什么都说了,到头来啥也说不明白。我一想,这作者想法对路子。走起吧。
其实,图灵新知的数学科普书都挺硬的,倒不是真的每本都那么难读,但文字阅读的难度,加上数学知识、逻辑理解的难度,数学书阅读本身,就有门槛。就算给孩子看的数学书,天生也比什么小羊上坡下坡要难。
小读者们的心,我们要好好照顾。
我跟设计师商量:咱们这次不弄什么一堆小孩摆姿势、小动物乱跑的,搞得跟课本的插图风格一样,小读者们上学看课本,下课看还是这套,烦不烦?
新鲜点儿。索性,让运算符号和数字出来狂欢一下怎么样?也别五颜六色花里胡哨,就蓝色调,挺好。设计师两眼一瞪:甲方说什么是什么!
设计版式一出来,各方都挺满意。胡小群老师搓搓小手(我想象的)问:戴老师,咱的书是不是马上能下厂子了?
03
都没疯
我没回复,只是马上做了一本假书寄过去。一周后,他把一本假书改得狼烟四起,寄了回来。
我小心问:胡老师,你生气了吗?
他咬着后槽牙(我想象的)说:没有,有错误是正常的。
然后,从公式到文字到图,调整折腾了一个月。
笔记狼烟四起
设计师没疯。
排版师傅没疯。
我没疯。
胡老师也没疯。
大家心理素质都很好。
我们领导有天走过来,说:这书名可以叫“巧算这样学”“巧算那样学”“巧算怎么学才能学好”……
我没搭理,把他起的书名在京东当当上搜了搜,搜出来一长串,然后直接截图甩给他。他说:嗯,你再想想吧,书名很重要。
编辑日常心态
我问胡老师:你写这本书的动机,到底是什么?肯定不是为了钱啊(咱先把作者架起来)。
他说:很多同学啊,太迷信套路,学了半天,我稍微变个法子一检验,就露陷了。
家长就急眼,为什么一个“简单”的计算,都这么难做到高效?
我是觉得,孩子们没真的理解这其中的算理,一道题只能学一个套路,没有学会举一反三,没有理解这背后的学问。
我说:那书名就叫“巧算大学问”呗。将来还有代数大学问,几何大学问……出他一整套,让小读者都弄明白!胡英俊吓得登时结巴起来:我我我先从基本的计算开始,从数感和算理开始。
然后副书名打了一架。胡老师不想要通关、招数、提分这种词,太俗了,更不是他的本心。最后还是听了无良编辑的话。编辑不就是用来背锅的吗?
然后封面又打了一架。比如,焦绿的胡老师。
同事:你知道土黄为啥叫“土”黄吗?
领导:为啥不要蓝框就得了?颜色也搭配。
设计师:啥叫一锅粥?这就叫一锅粥!搭配个头,同颜色就搭配了?!
只有胡老师给了我一句特别贴心的话:
印制老师拿到封面印刷文件马上来了QQ:您这封面设色是专色,漂亮是漂亮,稍微贵一点。
我二话不说:就要贵的。贵有贵的道理。真靓啊。
印制老师说:嗯,戴老师一贯喜欢用不一样的(就是“能作”的意思)。
做书的故事基本讲完了。我现在回答一开始的问题:胡小群为啥答应给我写书?
胡老师哪是给我写书?他是给小读者们写书啊。
推荐阅读
《巧算大学问:15招通关速算》
作者:胡小群
巧算藏智慧,巧算练思维,15题探秘数学大学问!巧算背后的经典思路和创新思考: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从经典到拓展。
中小学生的数学开窍之旅;家长辅导必读。摆脱无效刷题和焦虑,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励建书,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陈文斌教授大力推荐!
扫码报名参与
原复旦附中实验班数学名师、
百万粉丝教育博主胡小群老师
带着新书《巧算大学问》来钟书阁书店签售啦!
在现场有机会获得胡小群老师亲签,
还有互动合影环节哦!
中小学生、家长和教师,
以及对数学和计算感兴趣的朋友们!
千万不要错过啦!
扫码报名即可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