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IoE)时代的营销洞察
1. 让虚拟变为现实
在营销领域,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让隐藏或虚拟的事物显得真实。法拉第的例子堪称典范,他首先发现铁屑会在磁铁周围有序排列,接着证明这是可重复的现象,最后绘制出精美的磁力场图,成功将虚拟的磁力场直观地呈现为现实。这启示我们,在营销中赋予产品或服务某种“可供性”(Affordance)至关重要,它能让消费者感知到产品的潜在用途和价值。
2. 可供性的概念与类型
可供性是潜在用户赋予环境信息意义的感知过程。简单来说,它是物体特征相对于人的有意义组合。例如,只有具备相应身高且有攀爬意愿的人,才会将梯子视为可供攀爬的工具。
不同学者对可供性进行了分类:
- 诺曼(Norman) :将可供性引入设计领域,认为其不仅取决于个体的身体能力,还与个体的目标、计划、价值观、信仰和过去的经验有关,且只有被个体感知到的可供性才存在。
- 哈特森(Hartson) :提出了四种可供性,即认知、物理、感官和功能可供性。
- 加弗(Gaver) :认为可供性分为三种类型:虚假、隐藏和可感知。
结合哈特森和加弗的分类,基于使用类型和信号性质,可能存在16种可供性。当可供性可感知时,能直接连接感知和行动;而当可供性隐藏或虚假时,则可能导致错误和误解。
3. 可供性在营销中的重要性
在营销中,可供性与消费者的需求紧密相连。一个产品能否满足特定需求、激发需求或被购买,不仅取决于产品本身、消费者及其能力、价格,还与消费者和产品所处的情境密切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