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通用量子计算:突破与展望
量子计算基础:从经典到量子
在量子信息处理领域,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虽然有人宣称量子计算机已经存在,但单个用途的量子逻辑门阵列并不等同于通用量子计算机(UQC)。目前的量子处理器通常需要在低温环境下运行,体积庞大且成本高昂,使得量子计算机的全部潜力仍停留在理论层面。例如,谷歌的Summit量子处理器在3分20秒内完成的计算,超级计算机需要10000年才能完成。然而,量子计算机极易受到温度微小变化或微小振动的影响,导致量子比特的微妙状态被破坏,这种现象被称为退相干,是实现UQC的主要障碍。
经典的图灵比特(bit)是数字数据的最小单位,只能处于0和1两个离散状态;而量子比特(qubit)则可以处于纠缠叠加态,能够同时处于0和1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状态。一个由n个二进制比特组成的经典寄存器只能存储2^n个可能数字中的一个,而相应的量子寄存器可以同时存储所有2^n个数字。理论上,量子计算机可以并行处理看似无限的值,一个30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相当于每秒能进行10^13次浮点运算(TFLOPS)的数字计算机,与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相当。
量子比特是一个二维量子力学系统纯态空间的几何表示,用狄拉克的“bra-ket符号”表示为|0⟩α + |1⟩β,其中α和β是满足|α|² + |β|² = 1的复数。测量时,处于状态|0⟩的概率为|α|²,处于状态|1⟩的概率为|β|²。在2D复向量空间中,量子比特可以用标准正交基表示,也可以在布洛赫球上表示,如下面的表格所示:
| 表示方式 | 描述 |
| — | — |
| 希尔伯特空间表示 | 量子比特位于复单位圆上,其两个自由度表示为两个欧拉角 |
| 布洛赫球表示 | 正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97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