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间隔关系及其在VHDL描述中的应用
1. 引言
在VHDL描述中,时间间隔关系(如相接、开始、结束、重叠等)是确保系统行为正确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形式化的方法定义这些关系,可以更精确地验证VHDL描述的时间行为和信号变化。本文将深入探讨时间间隔之间的各种关系,并介绍如何使用这些关系来验证VHDL描述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2. 相搼关系
相搼关系描述了两个时间间隔在边界上的连接情况。具体来说,在时间间隔 ( (W1, W2) ) 中,( W1 ) 的结束时间和 ( W2 ) 的开始时间是连续的。这种关系可以用符号 + 来表示,如 ( W1 + W2 = W3 )。
2.1 相搼关系的定义
相搼关系的形式定义如下:
[
\text{相搼}(W1, W2) \iff \exists t \in W1 \cap W2
]
2.2 相搼关系的证明
为了证明两个时间间隔是否相搼,我们需要验证它们是否有共同的时间点。例如:
[
\text{相搼}(W1, W2) \implies \text{相搼}(W1, W3) \land \text{相搼}(W2, W3)
]
这意味着如果 ( W1 ) 和 ( W2 ) 相搼,那么 ( W1 ) 和 ( W3 ) 以及 ( W2 ) 和 ( W3 ) 也应该相搼。以下是相搼关系的证明示例:
| 步骤 | 描述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27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