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建模生态系统中的协同进化管理
在模型驱动工程(MDE)领域,元模型是定义广泛相关工件的基石,这些工件通过显式或隐式的对应关系相互交织。模型、转换、编辑器和支持工具等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它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工作。然而,元模型如同软件一样,也面临着进化的压力。对元模型的更改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中其他工件的有效性,因此需要这些工件协同进化以恢复其有效性。
1. 引言
模型驱动工程(MDE)作为一种软件学科,利用元模型来处理特定领域的问题。元模型通过“上游”模型将问题形式化,这些模型可视为对现实的近似,然后逐步细化为对应解决方案的“下游”模型。
元模型在模型和转换的开发中扮演着精确而正式的角色,这得益于一致性和领域一致性关系。然而,基于元模型定义的实体众多,包括编辑器、具体语法模型、模型差异分析和版本控制等。元模型与这些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性质各异,有些是明确、正式且广为人知的,而有些则是隐式、复杂甚至模糊的。这些组成元素及其相互交织的对应关系构成了元建模生态系统。
元模型的进化并非总是协同和协调的,因为它面临着两类相互竞争的客户端:
- 建模人员为了适应领域新需求,不断尝试修改元模型。
- 依赖元模型的工件需要元模型保持不变,以确保自身的有效性。
对元模型的修改可能会使相关工件失效,导致元模型在生态系统中被锁定。为了让工件在元模型修改后保持有效,需要对它们进行一致的调整。虽然建模人员和实现者可以手动检查工件、检测必要的重构并应用修改,但这种方式缺乏专业工具和技术支持,容易出现问题,如准确性和精度受影响,甚至导致信息丢失。
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多种方法来支持建模工件的自动调整,但每种方法都专门针对特定类型的工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4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