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的结构、性质与应用解析
在材料科学领域,硅酸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它涵盖了众多天然矿物和合成样品,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性质。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几类重要的硅酸盐,包括硅钡铁石(Gillespite)和鱼眼石(Apophyllite)型硅酸盐。
1. 硅钡铁石型硅酸盐
硅钡铁石型硅酸盐包含多种矿物和合成硅酸盐,如硅钡铁石(BaFeSi₄O₁₀)、铜硅钡石(BaCuSi₄O₁₀)等。
1.1 晶体结构与晶格参数
- 硅钡铁石(BaFeSi₄O₁₀) :在常温常压下,硅钡铁石结晶为四方P4/ncc型结构。它是一种层状硅酸盐,由SiO₄⁻四面体组成的四元环构成基本结构单元。所有环的顶端氧原子指向同一方向,每个环与四个顶端氧原子指向相反方向的环相连,形成无限的硅酸盐四面体层。亚铁离子位于四重轴上,与四个O₃氧原子呈平面正方形配位;层间钡离子占据 -4 位点,具有不规则的八配位,对应于变形的立方体。其基本层间重复距离(平行于c轴)约为 8 Å,但相邻层中的四元环相对旋转约 15°,因此沿c轴的真实重复周期约为 16 Å,此相称为硅钡铁石I。
- 压力诱导的相转变 :天然和合成的硅钡铁石会发生压力诱导的可逆一级相转变。在约 1.8(1) GPa 时,会从四方结构转变为正交结构(硅钡铁石II)。相转变时,c轴减半,铁和钡的配位多面体发生改变。硅钡铁石II中,钡的配位变为扭曲的矩形反棱柱。不同样品的转变压力有所不同,天然样品的转变压力介于合成样品和其他天然样品之间。
- AMSi₄O₁₀(A = Ca, Sr, Ba; M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