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分析服务与现实物联网的发展
1. 物联网分析服务的信息流动与开发
物联网分析服务中,信息从传感器开始,经过一系列处理最终实现增值应用。具体流程为:传感器收集数据,提取感兴趣的特征,结合上下文信息进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洞察,进而应用于实际场景。这一过程不仅依赖商业知识库,还借助科学知识库,从传感器数据中推断出上下文、洞察和价值。
在开发和编排方面,需要通过互连各种分析算法块来开发分析应用,构建相应的可执行软件模块,并在目标设备上进行测试和部署。同时,要明确整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编排的操作行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个底层元模型来表示物联网服务的各个维度,提供一个框架来根据规范构建和部署应用,包括通信、系统的时间行为和业务流程编排。可以使用类似TOSCA的基本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添加服务编排层。科学知识库建议的分析流程可以以算法库的形式提供,从中创建完整的分析工作流,然后将其部署在测试设备上进行验证。分析工作流中可能包含标准的可重用计算块,也可能有特定于应用的算法,还可以使用规则引擎,利用知识库进行离线或实时的复杂事件处理。
在基础设施方面,典型的物联网应用中,传感和计算可能跨越多个设备和平台,包括传感器设备、网关和云平台。可以将计算流程图划分为子图,并绑定合适的计算设备来执行。从基础设施知识库中选择具有详细规格的特定设备,并设置相关节点属性以描述计算规格(如CPU、时钟、核心数量、GPU可用性、内存)。在服务开发和编排过程中创建的可执行文件需要映射到合适的基础设施选择上。计算操作匹配和映射完成后,需要指定这些模块之间的通信机制。同一计算环境中的模块可以使用标准的参数传递机制,如API、消息传递或进程间通信原语;跨设备通信则需要外部接口和协议,如USB、蓝牙、ZigBee、W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01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