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弦理论与弦对偶性:探索宇宙微观结构的新视角
超弦理论概述
玻色弦理论在两个方面存在不足。其一,自然界中存在费米子,而玻色弦理论却将这些粒子排除在外。其二,该理论存在不一致性,因为在闭弦谱中出现了快子,这表明理论具有严重的不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将超对称性引入弦理论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超弦理论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 格林 - 施瓦茨(GS)形式主义在十维闵可夫斯基时空中具有超对称性,并且可以推广到具有通量的弯曲背景几何中。
- 拉蒙德 - 内维 - 施瓦茨(RNS)形式主义在基本弦的世界面上具有超对称性。
这两种方法至少在十维闵可夫斯基时空中是等价的。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RNS方法。
RNS形式主义的超弦理论
在D维闵可夫斯基时空中,玻色弦的Polyakov作用量在共形规范$h_{\alpha\beta} = e^{\omega(\tau,\sigma)}\eta_{\alpha\beta}$下为:
[S = -\frac{1}{4\pi\alpha’}\int d^2\sigma \partial_{\alpha}X^{\mu}\partial^{\alpha}X_{\mu}]
这个作用量还需要补充Virasoro约束条件。对于具有超对称的世界面作用量,我们需要引入D个马约拉纳费米子$\psi^{\mu}$,它们在洛伦兹群$SO(D - 1, 1)$的向量表示下变换。因此,我们考虑的作用量是在Polyakov作用量的基础上,加上D个自由无质量费米子的狄拉克作用量:
[S = -\frac{1}{4\pi\alpha’}\int d^2\sigma (\partial_{\alpha}X^{\m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