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云的基本特征和描述

@

一、点云特征的基本要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pointclouds.org/documentation/tutorials/

二、点云特征的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s://blog.youkuaiyun.com/shaozhenghan/article/details/81346585

三、点云的基本特征描述

  1. 二维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三维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PCA(Princile Components Analysis)主成分分析

4.1 谱定理(Spectral Theore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2 Rayleigh Quotient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3 SVD分解的物理意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矩阵M经过SVD分解,分解成两个正交矩阵UV和对角阵 \(\sigma\),因此一个高维向量乘以M矩阵就相当于对向量在高维空间进行了旋转和拉伸。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使用的核心算法是矩阵的特征值分解。
  • 基于矩阵特征值或者SVD分解求:
  1. 法向量方向
  2. 对应(等效)椭球体的最短轴方向
  3. 对应点云坐标的协方差矩阵的最小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数据集在某个基上的投影值(也是在这个基上的坐标值)越分散,方差越大,这个基保留的信息也就越多
  • 信息量保存能力最大的基向量一定是的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向量,并且这个特征向量保存的信息量就是它对应的特征值.

4.4 点云的PCA步骤

  1. 找到点\(x_i\)周围半径\(R\)范围内的所有点\(X\),计算均值:
\[\bar{x}=\frac{1}{n} \sum_{i=1}^{N} x_{i} \]
  1. 计算样本方差:
\[S^{2}=\frac{1}{n-1} \sum_{i=1}^{n}\left(x_{i}-\bar{x}\right)^{2} \]
  1. 计算样本协方差:
\[\begin{array}{l} \operatorname{Cov}(X, X)=E[(X-E(X))^T(X-E(X))] \\ \quad=\frac{1}{n-1} \sum_{i=1}^{n}\left(x_{i}-\bar{x}\right)^T(x_i-\bar{x}))\end{array}\]
  1. 计算协方差矩阵:
\[\frac{1}{n}(X-\bar{x})^T(X-\bar{x}) \]
  1. 特征分解:
\[V\left(\begin{array}{ccc} \lambda_{1} & \\ & \lambda_{2} & \\ && \lambda_{3} \end{array}\right) V^{T}\]
\[\lambda_{1} \geq \lambda_{2} \geq \lambda_{3} \geq 0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5 应用:PCA –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打赏

码字不易,如果对您有帮助,就打赏一下吧O(∩_∩)O

支付宝

微信

### 点云数据中坐标与特征的维度定义及应用 #### 坐标维度 点云中的每个点通常由三维空间坐标表示,即 \( (x, y, z) \)[^2]。这代表了点在三维欧几里得空间中的位置信息。因此,在最基本的表达形式下,点云坐标的维度为 3。 然而,在某些高级应用场景中,可能会扩展坐标维度以适应特定需求。例如,在动态场景分析中,时间戳 \( t \) 可能被加入形成四维坐标 \( (x, y, z, t) \)[^3]。这种扩展有助于捕捉随时间变化的对象运动轨迹或状态。 #### 特征维度 除了几何坐标外,点云还可以携带额外的信息作为特征向量的一部分。常见的附加特征包括颜色(RGB)、反射强度、法线方向等[^1]。这些特征构成了高维属性空间: - **颜色信息**:如果每一点附带 RGB 颜色,则增加了三个维度。 - **反射率/强度**:激光雷达扫描获得的数据常带有反射强度值,这一项会再加一维。 - **法线矢量**:用于描述表面朝向的单位法线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三元组,进一步提升特征维度至更高层次[^4]。 综合来看,完整的点云特征可能是多维数组的形式,具体取决于实际采集设备的能力及其后期处理的需求。比如,PointNet 提出了直接操作原始点集并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自动提取高层次抽象特性的方法,这种方法允许灵活设定输入特征的数量种类。 #### 应用实例 在点云配准过程中,充分挖掘局部结构特性尤为重要。一种创新方案采用了基于多维度信息融合的特征提取网络 MIFNet 来增强全局理解能力的同时保持对细粒度差异敏感性。此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因初始姿态偏差带来的误差累积效应,并且具备较强抗噪性能。 另外,在面对稀疏或者低分辨率点云时,可以通过增采样手段恢复部分丢失细节而不显著改变整体形态轮廓[^5]。尽管如此,由于新增节点缺乏真实物理依据可能导致一定程度失真现象发生。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def generate_point_cloud(num_points=1000): """生成模拟点云""" xyz = np.random.rand(num_points, 3) * 100 # 创建随机分布于立方体内点群 rgb = np.random.randint(0, 256, size=(num_points, 3)) / 255.0 # 添加色彩信息 points_with_features = np.hstack((xyz, rgb)) return points_with_features example_data = generate_point_cloud() print(f"Example point cloud shape: {example_data.shape}") ``` 上述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构建包含 XYZ RGB 的简单合成点云数据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