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系统检测中的散斑计量技术
在光学检测领域,散斑计量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微系统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散斑计量技术的基本原理、信号提取方法以及在微系统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1. 引言
当用相干光照射粗糙表面时,会出现散斑现象,这些散斑以高对比度的噪声图案覆盖物体图像。自20世纪60年代激光应用以来,散斑效应逐渐受到光学工程科学家的关注。研究发现,散斑图案不仅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噪声,还携带了散射物体本身的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CCD技术和固态激光源的发展,散斑计量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了工厂车间。近年来,微机电系统(MEMS)的出现带来了新的测量需求,散斑计量技术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和适应,以满足微观世界的检测需求。
2. 基本原理
2.1 成像系统中散斑的特性
在MEMS技术中,由于被检测物体尺寸小,需要进行微观成像。为了理解散斑的产生过程,做出以下假设:
1. 使用单色光源。
2. 表面粗糙度等于或超过光的波长。
3. 表面反射不改变偏振。
4. 物体由成像系统无法分辨的小散射体组成。
在平面波照射下,每个散射体对成像透镜收集的光引入不同的相移。由于透镜孔径有限,单个散射体成像为小的衍射图案,即艾里斑。艾里斑的大小 $\sigma$ 约为:
$\sigma \cong \frac{2\lambda z}{D}$
其中,$\lambda$ 是光的波长,$z$ 是透镜孔径与像平面之间的距离。相邻散射体的衍射盘重叠,导致光的干涉,图像点的强度 $I$ 是所有贡献艾里斑相干叠加的结果:
$I = |\sum_{i} A_{i} e^{i\phi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