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力显微镜(AFM)在微组件表征与测量中的应用
1. 引言
原子力显微镜(AFM)是一种常用于微系统组件表面测量和表征的仪器,在微机电系统(MEMS)设备和磁记录读写头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机械微加工探针与样品表面直接物理接触来进行测量,能够生成具有纳米甚至埃级分辨率的表面三维地图,广泛应用于表面形貌映射、特征尺寸测量以及表面粗糙度统计量化等方面。
2. AFM的组件与工作原理
AFM属于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家族,其关键组件包括探针、扫描器、控制器以及计算机(含软件)。
- 探针 :通常是一个带有尖锐尖端的微加工悬臂梁,尖端长度小于5 µm,端部半径为2 - 10 nm,位于长100 - 500 µm、厚2 - 10 µm的悬臂梁自由端。当探针与样品表面相互作用时,悬臂梁会发生弯曲,其弯曲程度反映了探针与样品表面之间的力。
- 扫描器 :一般由压电陶瓷制成的圆柱形管组成,通过施加电压使陶瓷改变几何形状从而实现精确运动和定位。扫描器能够控制探针在样品表面的垂直和横向位置,其定位分辨率决定了AFM的分辨率,可实现亚纳米级的横向分辨率和亚埃级的垂直分辨率。扫描器以光栅扫描的方式在X和Y方向上移动探针或样品。
- 控制器 :不同型号和制造商的AFM控制器架构和细节有所不同,但通常包含用于测量、传输和转换AFM系统组件之间信号的电子设备,以及大部分的软件。
- 检测、输入信号、设定点和误差信号 :大多数AFMs使用光学技术检测悬臂梁的偏转。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激光束从悬臂梁背面反射到位置敏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2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