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分类技术全面解析
1. 分类概述
分类是将对象从一个集合分配到两个或多个类别中的任务。在自然语言处理(NLP)中,有许多分类任务,如下表所示:
| 问题 | 对象 | 类别 |
| — | — | — |
| 标注 | 单词的上下文 | 单词的标签 |
| 消歧 | 单词的上下文 | 单词的词义 |
| 介词短语附着 | 句子 | 解析树 |
| 作者识别 | 文档 | 作者 |
| 语言识别 | 文档 | 语言 |
| 文本分类 | 文档 | 主题 |
对于统计分类问题,通常有一个训练集,其中每个对象用一个或多个类别进行标注,并通过数据表示模型进行编码。例如,在文本分类中,常用信息检索向量空间模型,将每个文档表示为(可能加权的)单词计数向量。
训练过程可以看作是函数拟合的算法,通过优化准则(如误分类率或熵)来寻找一组好的参数值。一些训练过程能保证找到最优参数集,但许多迭代训练过程可能会陷入局部最优。
分类器训练完成后,需要在测试集上评估其性能。对于二分类问题,常用的评估指标有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误报率等。对于多类别分类问题,有宏平均和微平均两种评估方式。
2. 决策树
决策树是一种分类模型,以判断文档是否属于路透社“收益”类别为例,通过从根节点开始,测试问题,分支到合适的节点,直到到达叶节点来进行分类。
决策树的训练通常先构建一个大树,然后进行剪枝以避免过拟合。生长树时,需要一个分裂准则(如最大信息增益)来确定分裂的特征和值,以及一个停止准则。信息增益是母节点熵与子节点熵加权和的差值,最大化信息增益可以减少分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