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纹态超导特性与相关物理机制解析
1. 条纹态相的强耦合图像
假设条纹相存在,具有固定(通常为非公度)的波矢 $K$ 和每条条纹上固定的填充分数(或密度),此时条纹相相当于一定宽度的梯子阵列,且每条条纹具有有限的自旋能隙,即路德 - 埃默里液体。
2. 两腿梯子的物理性质
- 自旋能隙的存在依据 :在 Hubbard 和 t - J 梯子的 DMRG 研究中,在较宽的密度范围 $0 < x < 0.3$ 内,基态具有有限的自旋能隙。在弱耦合区域的解析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结果。
- 自旋能隙的产生机制 :在非相互作用极限下,两腿梯子有两个具有不同费米波矢 $p_{F1} \neq p_{F2}$ 的能带。在弱耦合区域,相互作用下允许的过程涉及偶数个电子,CDW 涨落的耦合由于其序波矢的不匹配而受到抑制。电子通过在两个能带之间离域化获得零点能,当此能量超过配对的能量成本时,系统进入自旋能隙相。
- 不同掺杂情况下的状态 :
- 当 $x = 0$ 时,系统处于莫特绝缘态,具有唯一的全带隙基态。
- 在强耦合极限 $U \gg t$ 下,自旋能隙大,$\Delta_s \sim J/2$。
- 低掺杂 $0 < x < x_c \sim 0.3$ 时,掺杂梯子处于路德 - 埃默里液体,无电荷能隙且自旋能隙大,自旋能隙随掺杂增加单调减小,在临界值 $x_c$ 处消失。
条纹态超导机制与配对密度波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4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