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立方体的终端用户分类研究
1. 引言
如今的终端用户对计算技术的了解比上世纪80年代初的用户更加深入。他们不仅能开发如电子表格这样的简单应用,还能开发复杂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应用和具有后端数据库连接的动态Web应用。然而,在终端用户分类这一基础领域,现有的大多数研究仍采用Rockart和Flannery在1983年提出的分类方案,该方案主要基于用户的计算知识进行分类,忽略了当代终端用户计算(EUC)环境中的其他关键维度,如控制维度。
EUC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出现,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用户对自身信息需求的控制能力增强,在组织计算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应用开发者和EUC环境的控制者。但目前对终端用户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这导致了EUC管理效率低下、培训项目设计不合理以及生产力下降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采用Cotterman和Kumar在1989年提出的用户立方体模型,从开发、操作和控制三个维度对终端用户进行分类。
2. 以往的终端用户分类方案
- McLean的分类 :1979年,McLean将用户分为数据处理专业人员(DPP)和数据处理用户(DPU)。DPP是典型的IT人员,负责开发供他人使用的应用程序;DPU则进一步分为DP业余人员(DPAs)和非DP培训用户(NTUs),DPAs为自己开发应用,NTUs使用他人编写的应用。
- Rockart和Flannery的分类 :1983年,他们提出了一种更细致的分类方法,被信息系统研究人员广泛接受和使用。具体分类如下:
- 非编程终端用户:不进行编程或使用报表生成器,通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