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中的分布式经济调度:原理、算法与鲁棒性分析
1. 预备知识
在智能电网的经济调度问题(EDP)研究中,有一些基础的概念和模型需要了解。
- 符号说明 :若无特殊说明,本章中的向量均为列向量。
- 优化问题模型 :假设有一个由 $N$ 个发电机组成的智能电网。对于每个发电机 $i \in {1, \ldots, N}$,$C_i(x_i)$ 表示成本函数,其中 $x_i$ 是发电量。经济调度问题可以数学表示为:
- 目标函数:$\min C(x) = \sum_{i=1}^{N} C_i(x_i)$,其中 $x_1, x_2, \ldots, x_N \in R$。
- 约束条件:
- 单个发电机约束:$x_{min}^i \leq x_i \leq x_{max}^i$,$\forall i \in V$。这里 $x_{min}^i$ 和 $x_{max}^i$ 分别是发电机 $i$ 的最小和最大发电容量,该约束也被称为盒约束,记为 $X_i = {x_i | x_{min}^i \leq x_i \leq x_{max}^i}$。
- 总需求约束:$\sum_{i=1}^{N} x_i = T_d$,其中 $T_d$ 表示总需求,且满足 $\sum_{i=1}^{N} x_{min}^i \leq T_d \leq \sum_{i=1}^{N} x_{max}^i$,这确保了在满足总需求约束时至少有一个发电机未饱和,从而保证了问题的可行性。
- 通信网络 :为了描述信息交换的性质,通常引入网络来刻画。一个有向网络 $G = (V
智能电网分布式经济调度算法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