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非线性振荡器网络与多机器人室内探索技术

非线性振荡器网络与多机器人室内探索技术

非线性振荡器网络与多机器人室内探索技术

1 非线性振荡器网络同步控制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系统的结构特征对其属性和功能有着显著影响,这种现象在多个领域都有体现,如万维网和动物大脑。为了理解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需要合适的模型,非线性振荡器能产生同步力,可用于此目的。以往对非线性振荡器的研究众多,如Linkens对耦合范德波尔(VDP)振荡器系统的分析,Kuramoto提出的模型表明同步受连接系数影响等。但目前关于突触结构变化对收敛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操纵振荡器网络的结构来控制收敛。

1.2 模型与特性

1.2.1 非线性振荡器

构建模型时考虑到非线性振荡器的两个特性:
- 连接的非线性振荡器能产生同步所需的力。
- 这些力可以改变收敛状态。

收敛状态的转变表现为从循环状态(极限环)到非循环状态(准周期振荡)的明显变化。

1.2.2 Kuramoto模型

使用Kuramoto模型作为非线性振荡器模型,第i个振荡器的相位θi的表达式为:
(\dot{\theta} i = \omega_i + \frac{K}{N} \sum {j=1}^{N} \Gamma(\theta_j - \theta_i))
其中,K是连接系数,(\omega_i)是本征频率,(\Gamma)是相互作用函数,N是振荡器总数。假设(\Gamma)是奇函数且(\Gamma(0) = 0)。

1.3 基于本征频率特性的收敛转变

1.3.1 耦合振荡器的特性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