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两大跨国企业的崛起之路:质量、设计与品牌的逆袭
1. 现代汽车的困境与转型契机
20世纪90年代,现代汽车(HMC)在美国市场遭遇了严重的挑战。尽管公司在1994年就宣布致力于提升质量,减少对数量的关注,但美国市场的销售业绩却持续下滑。到1998年,其销量仅为9万辆,市场份额降至0.60%,远低于1987年的1.72%。同年10月30日,《深夜秀》主持人戴维·莱特曼的调侃,更是让现代汽车因质量不佳而成为笑柄。这一系列困境让现代汽车开始认真考虑退出美国市场。
1998年12月4日,60岁的郑梦九接管了这家成立31年的汽车公司以及起亚汽车。当时,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现代汽车国内销量预计比上一年下降约55%。1999年初,郑梦九赴美商务考察时,意识到质量问题是导致销售下滑和经销商士气低落的根源。这一经历促使他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公司文化转型之旅,将公司从注重产量转变为注重高质量生产。他的汽车维修和售后服务经验,以及美国之行的感悟,让他坚信“我们生存的唯一途径是将质量提升到丰田的水平”。
2. 设定并实现拓展目标以缩小质量差距
2.1 拓展目标的概念与挑战
拓展目标是指故意设定超出当前认为可能或可实现的目标,旨在挑战个人或组织突破极限,实现突破性绩效。然而,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设定拓展目标可能具有挑战性,甚至可能导致士气低落。通常认为,拓展目标更适合少数成功的高绩效公司。但现代汽车和三星电子(SEC)的成功表明,战略性地使用拓展目标来超越当前能力,是它们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三星电子的质量提升之路
1993年6月7日,三星电子董事长李健熙在德国法兰克福的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具有开创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