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领导力研究的范式转变与挑战应对
1. 教育领导力研究的范式转变
教育领导力研究正经历着一场国际范式的转变,从功能主义范式转向批判性反思范式,且更紧密地基于教育研究。这一转变源于对两种不同政策和研究传统的区分。
1.1 两种研究传统
- 基于结果的话语 :这种研究传统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柏林墙倒塌后的新自由主义政治环境。当时,教育、创新工作和研究在知识驱动型经济中变得愈发重要,教育的工具性作用得到强调。同时,大多数西方社会出现了民族主义倾向和意识形态右倾,传统的基础学校教育受到重视,对学科教学的关注增加,经合组织也大力支持语言和数学等与内容和背景无关的通用能力。从20世纪80年代起,北欧国家的教育领导力研究受到了一种关联式分散问责政策的推动,开始关注如何通过领导力提高学校的绩效水平。
- 通识教育话语 :这一传统由卢梭、赫尔德、康德、赫尔巴特和施莱尔马赫等现代经典人物开创,以“Bildung”(教育塑造)为核心的人类成长传统,不断为教育研究注入活力。如今,教育需要超越以获取预定知识为重点的工具性能力和纯粹的学科知识,教育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对现有的教育、学校教育、课程设置和领导力观念感到不安。毕竟,以绩效和工具主义范式难以培养出具有道德、政治、社会和文化意识及反思能力的个体和公民,也无法为不可预测的未来培养合格公民。
1.2 范式转变的意义
当前的教育领导力研究正朝着用“Bildung”导向的范式取代以结果为导向的范式转变。在这本相关著作中,民主的“Bildung”话语意味着“赋予专业人员和学生尽可能多的学习能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