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生成器与列表推导式的应用与权衡
1. 生成器的使用原则
在Python编程中,生成器是一个较为高级的概念,在Python 3.x版本中尤为常用。许多内置工具如 range 、 map 、字典的 keys 方法,甚至文件操作,如今都可视为生成器。用户自定义的生成器在Python代码中也越来越常见。
不过,使用生成器时需遵循一定原则。就像使用列表推导式一样,若非必要,不要用用户自定义的生成器使代码复杂化。对于小型程序和小规模数据集,简单的结果列表往往就足够了,它们更易理解,会在不需要时自动释放内存,且处理速度通常更快。
这里要提及Python的一条基本原则:“显式优于隐式”(EIBTI原则)。代码越清晰,其他程序员就越容易理解。生成器的隐式行为对很多用户来说,理解起来可能比更明显的替代方案困难得多。所以,除非必要,不要让程序变得复杂。
2. 生成器的优势案例
尽管有使用原则,但在某些情况下,生成器确实是很好的解决方案。以生成非平凡序列的所有可能排列为例,随着序列元素数量增加,排列组合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比如,使用 permute1 函数生成结果列表时,对于包含10个元素的序列,生成包含360万个元素的列表在2GHz四核处理器的计算机上需要37秒;而使用 permute2 生成器版本,能立即开始返回结果,将其转换为列表大约需要28秒,且生成的结果与 permute1 相同。
当序列元素增加到50个时,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2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