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皮质隔室的计算机模拟:浦肯野细胞树突结构研究
1. 小脑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及Marr理论
大量生理学研究表明,小脑在运动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理学家们自然会尝试去理解小脑的具体功能,以及它何时、如何对大脑皮层的运动程序进行修正。在过去几十年里,已故的David Marr在《小脑皮质理论》中提出的关于小脑性能的假说十分有趣。
Marr认为,小脑回路的主要运作是通过当前的感觉输入来开启适当的运动指令,并自动适应性地获取这种小脑网络能力。小脑位于几乎所有上下行神经束的顶端,这一位置对其功能而言具有战略意义。一个浦肯野细胞(PC)与数万个颗粒细胞(GrC)和一条攀缘纤维(CF)的独特组合似乎是关键所在。
Marr理论的核心是,由于攀缘纤维(CF)和平行纤维(PF)的同时兴奋,会导致GrC - PC突触发生改变。也就是说,浦肯野细胞会记住它应该活跃的传入条件。该理论的主要假设在发表18年后得到了实验验证。例如,Chajlakhian等人在1980年的实验中发现,在青蛙小脑中,CF和PF联合刺激后,PF - PC突触效率有所提高。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序号|神经元类型|实验时长(min)|Fin. / Ini. (*)/ (i)|
|----|----|----|----|
|1|+|140|0.76|
|2|+|200|0.51|
|3|+|150|0.68|
|4|+|305|0.38|
|5|+|155|1.00|
|6|+|200|0.76|
|7|+|165|0.61|
|8|+|125|0.93|
|平均| - | - |0.70|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85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