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现状、挑战与升级路径
1. 中小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现状
中小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GVCs)主要有两种方式:直接参与出口(向第三国生产提供商品和服务)或通过为其他出口商供货间接参与。然而,从经合组织(OECD)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在商品出口方面的直接参与程度有限。
在大多数低收入国家,大部分企业处于非正规经济领域。非正规性是发展中国家小企业开展业务的五大制约因素之一,也是融入全球价值链的一个关键障碍。
出口型中小企业在有形资本密集型行业中的占比明显不足,但在服务业以及一些专业化和品牌化可能很重要的异质制造业中表现较好。
仅关注直接出口会低估小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考虑到中小企业对出口的直接和间接贡献,能大大凸显它们的重要性。在许多有相关数据的经合组织国家,小企业在国内增加值出口总额中占比超过一半,其中大部分是通过大企业渠道实现的。
中小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数据显示,它们可能在价值链的两端融入全球价值链:低附加值活动和高附加值活动。对低收入国家的调查表明,在这些国家也是如此,且在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端更为普遍。
中小企业的上游整合程度在各国差异很大。在低收入国家,跨国企业(MNEs)与其当地供应商之间的联系仍然有限且难以建立,即使跨国企业有发展当地供应商基础的商业利益并积极追求这一目标。
跨国企业与其当地供应商之间的紧密联系往往会促进外国投资者的知识、技术和专业技能的传播。然而,调查显示,跨国企业的存在对低收入国家国内企业(包括中小企业)的影响很难预先预测:
- 跨国企业在低收入国家的短期机会往往来自外包非核心活动,其中许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可能由中小企业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7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