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抑制剂的深入解析:从紧密结合到时间依赖性抑制
1. 紧密结合抑制剂的特性与分析方法
1.1 紧密结合抑制剂的挑战
在酶抑制研究中,存在一类特殊情况,即抑制剂的解离常数与样品中酶的总浓度相近。这类紧密结合抑制剂给酶学家带来了特殊挑战,因为传统的酶抑制分析方法并不适用于它们。它们的双倒数图往往会呈现出非竞争性抑制的假象,无论酶与抑制剂之间的真实相互作用模式如何。所以,当通过双倒数图诊断出非竞争性抑制时,需要重新评估数据,以确定是否存在紧密结合抑制的情况。
1.2 相关方程与参数
1.2.1 莫里森方程
莫里森方程(Equation 9.6)用于描述紧密结合抑制剂的情况:
[
\frac{v}{v_0} = \frac{1 - ([E] + [I] + K_{i}^{app}) + \sqrt{([E] + [I] + K_{i}^{app})^2 - 4[E][I]}}{2[E]}
]
其中,(K_{i}^{app}) 的形式随抑制剂类型而变化:
- 竞争性抑制剂:(K_{i}^{app} = K_i(1 + \frac{[S]}{K_m}))
- 非竞争性抑制剂:(K_{i}^{app} = \frac{[S] + K_m}{K_m}K_i + \frac{[S]}{\alpha K_i}),当 (\alpha = 1) 时,(K_{i}^{app} = K_i)
- 反竞争性抑制剂:(K_{i}^{app} = K_i(1 + \frac{K_m}{[S]}))
1.2.2 亨德森方程
在计算机曲线拟合程序广泛应用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8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